辛亥革命后,从1912年元旦起,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和阳历。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从此,我国也采用了公元纪年的历法阴历伊斯兰教的历法,又称希吉来历。“希吉来” 系阿拉伯语Hidjrah之音译,意为“迁徙”,指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约570~632)于622年9月由麦加迁至麦地那,回历即以这一历史事件为纪元,并以此年阿拉伯太阴年的岁首 7月16日为元年元旦。
系纯阴历。其计算方法是:以月亮圆缺1次约历29日12时44分2.8秒为1月,12个月共354日8时48分33.6秒为1年。月份凡单月为大月30天,双月为小月29天,不置闰月。全年天数为354日,所余8时48分积至3年左右多出1日,在30年为1周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等年内,于12月末置1闰日,带闰日的年份为355日。
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时1分,故积2.7回归年相差1月。积32.6回归年相差1年。每年第9个月(阿拉伯语称赖买丹)为斋戒月份,10月1日是开斋节日。第12个月(阿拉伯语称助勒·希哲)上旬为朝觐日期,12月10日是宰牲节日。使用7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每日的开始从日落时算起。
每周逢日曜是“主麻”,穆斯林在这天“聚礼”。回历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正式传入中国。当时元朝政府在大都(今北京)建观象台,由回回天文学家札马鲁丁任“提点”(台长),制造7种天文仪器进行观测,并编撰该历颁行全国。至元十三年后,元朝政府颁行的郭守敬的“授时历”及明代在全国实行的“大统历”,均参照该历而制定。
清初仍一度使用。中国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至今在斋戒、朝觐、过节等宗教活动中,仍按该历计算。从月的精度来看,伊斯兰教历从开始使用到21世纪初的1400年间,朔日时刻仅比实际时刻落后半天,其精度比儒略历高得多,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相仿。只是因为增加闰月违反穆罕默德的教义,伊斯兰历才保持其纯阴历状态,一直延续到21世纪。
农历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今年是农历开元4714丁酉鸡年(公历2017.1.28~2018.02.15),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 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365.2422日。
文章TAG:公历 黄历 傻傻 分不清 农历 黄历与公历是什么关系 公历农历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