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坚定肯定的回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完全是我们的老祖先发明的!!!人类最初的原始文明,就是生态生命的生存文明,即狩猎、捕鱼、采野果子吃等等,人类由原始的生存文明第一飞跃发展上升进入、进行、进步为农耕文明(农业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更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第一个农耕文明的古国国度;第一个世界上农耕文明根据天文地理自然气候的农耕历法,产生诞生于夏朝,史称———(农耕)夏历!!!夏历就是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农业生产种植安排和收获季节性的历法,史称———农历!!!夏历———《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法文献!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400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每3个月分成一季,一年分四季,每半个月分为一个节气,分别记载每月每个节气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农业生产节气方面的变化大事等等。

夏历(农历):华夏民族的古圣先贤,通过观测研究天文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气候变化、结合地理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属性、特性、特征与特点,当时是根据、依据、凭据当时中国第一个正式历史朝代所统治管辖区域内———今天的北方河南中原地区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中心,为考量与衡量、标准与标志的天文气候现象,地理位置、地理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再根据四季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平均值每15天半个月为一个节气变化转换转折点,实行农业生产安排种植与收获季节性的历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又是谁研究出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颛顼发明的。有人可能不认识颛顼这两个字,颛的意思是圆头胖脑,顼是饰品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头戴玉的人。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颛顼生于若水,生活在穷桑,后封地于高阳。

后来称帝。废除鸟官制,建立五官制。并把少昊创立的八卦历废除,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创立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颛顼历法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为立春。一年分十二月,每月三十天,每年的十二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节气,四季共十二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汉初的历法基本沿用颛顼历法,颛顼历法是一种四分历,以365日1/4日为回归年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司马迁等受命造汉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这时候“二十四节气”基本创立完成。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与二十八宿配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和天象体系。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闰年创立于古代帝尧,精确算法创立者是祖冲之。闰年概念有史记载,最早出现在《虞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孔传:“一岁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闰月方法。在古代一直沿用的是“一章”十九年里七个闰年的计算方法。

农历是中国特有的,但为什么有人说是一个叫汤若望的德国人编著的?

农历是中国特有,一点不假,汤若望编著也不假。汤若望编著时是明朝,且不是他一个人,还有明朝的其他人。要明白,农历使用的节气,在夏朝时就有。夏朝到明朝隔了多少年?编著不等于发明创造,只当有编辑的功劳。他不编也会有其他人编的,不要以为汤若望他有大功劳。农历我国特有,农历主要指使用二十四节气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发明创制的,而且在夏朝就开始有使用,到秦汉时确实。

历法是一步步完善的,也不是一人功劳,是经过无数修改而形成,我国农历是这样,公历也这样。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想造历法,谁不与岁月而生,随岁月而逝?人一直在致力于认识岁月,把握岁月,以指导人学习工作生活。农历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做到的。读过历法史,了解历法的人都知道,农历完善真的不易,不知经过多少人,多少代为之奋斗,汤若望只是后来者出过一点力的外国人而已。

从夏历到西汉的《太初历》到《四今历》《古六历》再《大衍历》《十二气历》《授时历》到《大明历》无不经过许多人的辛勤付出。如南北朝时天文学家祖充之,就为农历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比19年7闰更精确的391年144闰的闰周理论。我看历法史知道,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崇祯皇帝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改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发明  阳历  农历  农历什么时间发明的  阳历什么时候发明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