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心。可以叫心田,它是可以种植粮食。供养你的灵魂。他又可以叫心海,他是可以包容万象。他还叫做心王,因为他能够掌管一切。所以你如果能够在修行和做人的过程当中,随时把这种有求心和功德心。抹的干干净净,也就是说它一出现你立刻把它空掉。最后他都不会再出现。你就永远不会被这种东西捆绑和拖后腿。所以我听你刚才跟我讲你这两年的经历,你觉得你付出太多认真的创业,可是得到了回报却是不如人意。
你现在又一心修行,又总觉得没有得到你所想要的境界。你这种状态都是因为有求心太旺盛导致。因为你先入为主告诉自己拿50块钱必须要买到50块钱的米。可是当你拿50块钱只买到了10块钱的米,你就觉得自己亏了,你觉得这我们这生意做的不值得。这种心思叫做做生意的模式。和修行实在是相去甚远。你知道我很小就在五台山出家了,大概12岁我爸妈就把我送到庙里,因为他们太穷养不起我了。
我在庙里长大20多岁,虽然我有着别人别的修行人所羡慕的环境。那就是能够在五台山这种地方安静清静的休息。可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磨练不了我的心,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出来行脚的原因。我呆在那个山上面,每天没什么人来打扰我,也没有事情发生,没有遇到困难,我都不知道我的心力和定力有多大,我只有走出来去面对困难,去面对挫折去经受风雨,在这些一件一件事每一步里面去。
观照我的心情。而你在红尘当中,生活当中,是非常适合修的,因为也无时无刻都会遇到,各种诱惑遇到各种困难。这每一件事都属于修行的机遇。当你的爱恨情仇来临时,当你想发财的欲望来临时,当你的男女情欲来临时。当你遇到讨厌的人讨厌的事的时候。这都是你最好的时机会。而绝对不是你跑到庙里拜佛拜个两三个小时。拜得筋疲力尽,似乎是很专心专一,但你一出庙门就开始穿起贪嗔痴的那件大衣。
对于“孩子的读经教育”学习国学文化,你的态度和理解是什么?
谢谢邀约:继承国学文化,学习和发展国学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国学文化可说是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我们,都应该去学习它,领会它,传承发场它。关于儿童读经这个话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人倡导的,曾引起了多数人的共鸣。而关于儿童读经一说有什么好或不利的因素呢?草民就试着分析一下。
一:对儿童来讲,正处于接收各种新事物和认知摹访阶段,家长及老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多接触和背诵一些经书,不用去理解,只记住就行。随看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深入会有明白的那一天。这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都会起到帮助的。二: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那些“经史子集”及一系列的文学巨著,对中华民族及世界的影响可说是无以论比的。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平民从为人处事做起,那些富有哲理的经典名句,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那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传承和发扬下去呢?三:要分请主次,不能本末倒置。毕竟现代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要进入的是现代社会。必须首先学会的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与社会融洽,适应社会的需求。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一大群孩子在那“之乎者也”,这现实吗!四:中国会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同时也是个文化大国。
将中国民族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种在这些希望的田野上。如果这些经典从小就学在脑子里,等长大接触人群、社会、世界等一切,也就慢慢会理解这些经典知识,便会融会贯通。也就明白人如何与宇宙万物相处,如何正确看待世界,如何待人接物、开创事业、治理国家等许多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说孩子在小时候接触一些国学经典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从小接触一些经典文化是比较有利的。为此我们就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地多背一些这方面的经书。虽然已经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封建时代,但无论世界的发展到何种时代,首先“做人”还是第一要务,如果连做人都不称职的话,那其它一切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个人浅见,请大家多评论指点,在此先表示感谢,顺祝大家永远开心。
文章TAG:择偶 读经 功德 标准 为什么读经有功德 的择偶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