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虫子的大米怎么办呢?一,生姜可以去除大米里的虫子,把新鲜的生姜放到装米的容器或者布袋里面,上层、中间、下层都各放一块,虫子,闻到生姜的味道就都跑出来了。六,海带也可以杀,死大米里的虫子。三,杨树叶也可以去除大米里的虫子。五,将长了虫子的大米,取出来,平铺在干净的袋子上,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这样的话,大米里面的虫子也就会爬出来,这种方法,大米非常容易碎,就不太好吃了。

米放久了会出现的虫子从哪里来的?

米放久了会出现的虫子从哪里来的

大米生虫子在以前是很常见的事情,主要发生在储存了2到3年的陈米中,我曾经见过有人用这个来作为反驳进化论的“证据”,觉得大米里的虫子就是出于某种“神奇”的变化才产生的。这确实在很久以前很难理解,毕竟大家都觉得大米倒进米缸、罐子里面的时候没看到有虫子,也不是敞着口存放的,可以是放久了这个虫子就出现了。而且几乎家家户户米缸出现的都是差不多的虫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么这个虫子到底是什么?是从哪来的呢?】其实这种大米中的小虫子学名叫做米象,也有着蛘子、牛子、蛀牛子、谷牛之类的叫法,虽然它好像总是那么“来无影去无踪”,但其实就是一种小甲虫而已。

不只是在大米中会有米象出现,玉米、小麦、高粱等储存的谷物中都有机会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而米象的出现也不是多么“神秘莫测”的事情,就是大米被它的虫卵寄生感染了而已。毕竟这种小虫子的分布十分广泛,而且繁殖周期很短,一个世代不超过2个月的时间,气温越高它们的繁殖速度就越快,在广东这样普遍比较温热的气候下,米象甚至能达到1年7代。

米象的成虫可以躲藏在谷仓、树皮、田埂边、较松的泥土等等地方过冬,等发现粮食之后就会用甲虫特有的口器将米粒啃噬开,然后在里面产卵,再分泌出一些粘液来封住米粒,从外面粗略一下看几乎是看不出破绽的。所以米象的来源可以说是防不胜防的,有可能是储存环境不严密被成虫爬进去了,也有可能是有部分大米在很早之前就被藏了虫卵。

米象为什么这么难以被发现呢?这个原因其实很好解答,只要了解一下这种昆虫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就清楚了:米象的成虫只有0.9到1.5毫米左右,不过它是黑色或者褐色的,还比较容易被发现,但是其所产的卵颜色一般是乳白色的或者是半透明的颜色,就算是混在大米里也不太容易看的出来,而且卵的大小只有不足0.3毫米宽、0.6毫米长,有些还是被埋藏在大米颗粒里面的,这就更难被我们肉眼所看到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虫子  大米  凭空  为啥  大米生虫子叫什么意思  为啥大米总是凭空生虫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