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两座水库都溃坝了,分别是新发水库和永安水库。我觉得如果个人在水库养鱼首先会让水库的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因为养鱼要投放大量的饲料,又或者投放大量鸡粪,导致水体污染,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从而会让水库的水变得浑浊。

1、内蒙古两座水库决堤,为什么没有提前泄洪?

内蒙古两座水库决堤,为什么没有提前泄洪

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内蒙古主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这里的大部分地方都具有风大、且降雨量相对较少的特点。但是,现在大家应该被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这个地方刷屏了,因为这个地方有两座水库都在7月18号的时候发生溃坝,而原因竟然是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大暴雨,从过去多年的平均降雨量来看,这里一般也就400到500毫米的样子。

不过有一点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水资源算蒙古比较丰富的了,拥有五十多条大小不等的河流,147.4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让其占据了整个内蒙水资源的40%左右,前面已经说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两座水库都溃坝了,分别是新发水库和永安水库。下午的时候暴雨太大,截至目前还不明确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件事在刚发生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质疑,为什么雨下那么大,水库已经无法承载那么大水量,却没有提前泄洪?相信当地人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两座水库的情况,当然,身在其他地方的人提出这样的疑惑也不奇怪,事情其实是这样的: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永安水库刚好就在新发水库的上游,两者之间的距离也不算近,直线距离也间隔了13公里的样子,所以,如果上游的永安水库出现险情,倘若不是水量太大,也不至于直接导致下游的新发水库也被损坏。

其次,大家都明白,每个水库都是由设计好的承载库容的,而800万立方米正是永安水库的正常库容,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太大,直接导致了坝体的连接段在被损坏后出现了决口,大量水就直接汇入了没有闸门控制的新发水库,简单点说,新发水库是做不到大家说的那也提前泄洪,因为连闸门都没有,之前设计的时候是自然调节进行洪水下泄,但这次水流过大,水库自身的库容虽然有3800万立方米,但依然因为水库漫顶而导致堤坝被冲垮,水的确是又大又急,所以,新发水库的损毁情况也比较严重。

目前,当地依然需要注意中小河流洪水险情,因为从昨天到今天的晚上,都还有持续强降雨的可能,洪水在造成水库决堤之后,同时也导致附近的国道被冲垮,目前这股洪水已经流入嫩江干流,这下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就在前两天,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才刚刚因为短时性强降雨(当时就达到了128毫米)发生了山洪,河流水面暴涨到达到30米左右的宽度,谁最深的地方有2米的样子,好在被困群众都得到救援,

2、黄河现在还有可能决堤么?为什么?

黄河现在还有可能决堤么为什么

自古以来,黄河就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在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泛滥多达1593次,较大改道有26次,由此可见,黄河泛滥是数千年经难以根治的水患。决口泛滥全部发生在黄河下游地区,也就是洛阳孟津县以下地区,黄河的每次改道都是黄河水患最严重之时,根本原因就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段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所致。

我们先了解一下历史上七次大的黄河改道,在260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以孟津为定点,经历了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的循环摆动。最北抵天津,南至淮河,黄河最早河道是《禹贡》中记载的禹河河道,这条道从孟津流经河南北部,再入河北流经邢台,在巨鹿分支入渤海。黄河首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洪水从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堤,经漯川至河南滑县,在沧县入海,

第二次是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山东滨县入渤海。第三次是在1048年,向北改道由天津入渤海,第四次是在1194年,黄河在清江口入黄海,第五次是在1494年,黄河从淮河入黄海,第六次是在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口,在大清河入渤海。第七次是1938年,黄河于花园口决堤,10年后才回归北道。


文章TAG:决堤  水库  两座  内蒙古  水库为什么会决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