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这天,农村人都要上坟祭祖放鞭炮,如果放了哑炮,是不是有什么讲究。腊月到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对这句俗语有些朋友不清楚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有啥讲究和禁忌,古代“腊月”不仅有惆怅,还有很多期盼,腊月二十八没有贴对联,那么腊月二十九和三十哪天贴对联最好呢。

1、腊月到了,“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讳和讲究?

腊月到了,“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讳和讲究

腊月到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对这句俗语有些朋友不清楚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有啥讲究和禁忌?年终岁尾,下面我就给亲们说道说道。“腊月忌尾”的意思是一定要做好一年的扫尾工作,到了腊月,人们辛苦了一年,打工和经商的都要回笼资金。打工的要结清一年的工资,经商的要收回欠款,民间有“帐不过年”之说,

比如打工的有工资没要到手,在进入腊月要加紧讨要,还有经商有欠你钱的,平时要不要无所谓,进入年终的腊月必须去讨要,这无疑是宣示你的债权人身份,说明自己没有放弃讨要这笔钱。(讨要工资)进入腊月讨债意义非凡,因为过年后的正月忌讳讨债,年终不讨就会再等到来年腊月,来年欠债人正常经营后,会以资金周转紧张为由拖延和拒绝偿还。

而腊月基本都在回笼资金,说没钱还债基本是睁眼说瞎话,总而言之,腊月讨账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即便要不回来,如果过了约定还款时间,一定要让欠钱者重新打欠条,否则两年追诉期一过法院不受理。最后一点,进入腊月也是小偷活动高峰期,小偷知道人们要带着工资回家,这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农民工的口袋,回家过年的人们千万要注意安全,

“腊月忌尾”另一层意思是丢弃旧的东西,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意思,不要舍不得丢弃。(扫尘土)主要表现在“腊月二十五,扫尘土”的习俗,还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腊月二十八洗邋遢之说,扫房后,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晦气,干干净净迎新年。“正月忌头”表面是指正月里忌讳剃头,民间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之说,其实这是以讹传讹,原来是说清朝统治中原后,逼着汉人改变发式,必须留大清的发式——剃光前半,后面留条辫子。

后来到了正月剃头容易想起前朝发式,不免“思旧”悲伤,所以这时候都不剃头,由于误传,由“思旧”慢慢变成了“死舅”,于是有了“正月剃头死舅”之说。其实“正月忌头”还有更广泛的说法,其中有正月头几天忌打扫卫生的习俗,大年初一要把笤帚、簸箕等藏起来,意思是避免把一年好运扫出去。还有正月里不能说不吉利话,交节的头一天早上不能喊名字无非人们期盼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所以正月的头几天有许多讲究,主要体现在“迎新”,这和腊月里的“辞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头、尾呼应,把一年一度的春节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

2、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过年放鞭炮有什么寓意?

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过年放鞭炮有什么寓意

老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除夕这天(大年三十)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多忙,都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吃上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大年三十是年的最后一天,又称为“岁除”,民间非常重视,因此这一天有很多习俗、有很多禁忌,这些习俗和禁忌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反映了我们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禁忌和习俗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图个吉利、图个平安,

注意:除夕一般在农历的十二月廿九或者十二月三十,但是人们习惯上把除夕称为大年三十。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或者禁忌?老祖宗留下的8大传统不能忘!一、大年三十包饺子在我国北方有过年吃饺子的习惯,这一天全家团坐在一起,互相分工,擀面皮、包馅,充满着欢声笑语的氛围,饺子要在除夕晚上12点钟以前包好,12点一到就开始吃饺子,表示新旧交替,这也寓意着“吉祥如意”。

其次,饺子的外形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象征着发大财的意思,二、年夜饭餐桌上少不了一道鱼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年夜饭是幸福的饭、是团圆的饭。在老人看来过去抚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在子女看来年夜饭正好借此机会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有利于增强亲情。


文章TAG:大年三十  腊月  三十  习俗  腊月三十有哪些禁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