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怎么有人说是春节立春?
其实立春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始,天气也逐渐由寒转暖;春节是传统意义上一年的开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们习惯称“迎新春,除旧岁”。但是按照老辈人农历的计算,立春才是新的一年开始,后面给大家展开来说,总之立春和春节一个是节气,一个是节日,他们之间其实并不矛盾。(1)先说一下2020年立春。
今天已经12月12日,距离2020年立春只剩下50多天的时间,传统意义上,立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标志着春天的开启,也标志着新的一个轮回的到来。立春日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位置,阳历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年的2月3-5日之间到来,而农历每年则是不固定的。另外农历和阳历之间计算方式不同,阳历固定的每个月30或31天,一年365天;农历则不是这样,每个月还分大小月,因为为了农历补足阳历的时间,通常每年还存在闰月。
比如,2020年的立春日是2020年2月4日,下午17点03分12秒,这一天是农历的正月十一,立春是“四立节”的重要存在,预示着春天到来,新的一轮开启,往往24节气走完为一轮。但是因为闰月的存在,农历和阳历之间总有些时间差,而立春节气的阳历时间又是固定的,所以在农历2020年中存在两个春天,也就是所谓的“双春年”,另一个立春在2021年2月3日,农历的腊月二十二。
有人说,双春年不好,也有人说双春年大吉,其实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时间轮转,周而复始,只不过我国使用了农历和公历两套历法,凑巧出现了双春年而已。(2)再来说说,为什么有人说春节是立春?说春节是立春,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就比如2020年立春明明是正月十一,怎么就是春节立春了?有这种疑惑很正常,但是要考虑到古人的传统习俗,和历法使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我国古代,可不是像现在一样使用两套计算时间的历法,我国使用的传统历法是干支纪日法,也就是农历;而现在使用的另一套历法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历法,我们叫它公历或者阳历。别忘了,在古代可没有这套历法的。所以古人计算时间是按照干支纪元日来计算的,二十四节气轮转一轮为一年,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立春这天祈福上天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迎新春,也是迎接新的一年开始。
所以在古代真正的春节是立春节气,而不是所谓的大年初一。从这层关系上考虑,我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说春节是立春了。总之,在现在因为我们使用两套历法的缘故,所以立春是节气的存在,而春节说的是农历大年初一的时间而已。以前使用干支纪日法立春即为岁首,新岁开启。现在距离今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希望大家都能在这2019年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更加充实的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2018年2月4日5点立春,按阴历计算19年年三十又立春,两头春在民间有什么说法吗?
2018年阳历2月4日卯时5点29立春,阴历是2O17年腊月十九,2O19年立春是阳历2月4日午时11点14分立春,阴历是2018年腊月三十除夕,并不是无春或两头春,2O20年立春是阳历2月4日酉时,阴历2020年正月十一,这样看在阴历年里,2019猪年不见有立春。2021年阳历2月3号亥时立春,阴历是2020年腊月二十二日立春,照这样看,在2020年阴历里就见双春,正月见立春,腊月又见立春,是一年两头春。
一年见两春是阴历,不是农历,农历包含有阳历。2O20阴历见双春,是因为阴历闰月,这年闰四月,从12个月变成13个月384天了。有双春就会有无春,阴历无春年出现是在闰月年的前或后,这也是成为规律了的。民间对阴历无春年或双春年有种种说法,说无春年是寡妇年,不宜婚嫁,这是没有足够理由来说服人的,又说双春年是吉祥年,这也是不一定的。
在阴历里,2019不见立春,202O见双春,2O21又不见立春,三年内两年不见立春,如果都忌讳无春不嫁娶,岂不是这两无婚事了?我相信许多人不会盲目相信,会依据自身条件来行事,应嫁则嫁,应娶则娶的。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双春未必就一定是吉利吉祥的。24节气是随阳历不是从阴历的,阳历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为365天5时58分46秒,每年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就是这个时间,365天5小时58分46秒。
而阴历是以月亮朔望盈亏制定的,月亮朔望盈亏一次用时是29天12时44分,阴阳历计算系统不同,年天数不一样,差额有11天多,又除不尽,而使阴历要置闰,这阴历无春双春都是人为所致,并非必然自然规律,外国不使用阴历,就没有这种事讲,而我们不说阴历,依阳历,也是年年有春,没有双春或无春之说的。因而不可仅凭这一点,听信一些人乱说这不可那不可,一切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是对,不对,自己有个正确判断选择为是。
文章TAG:立春是 立春 哪一天 八年 二0一八年立春什么日 2018年立春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