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这个年轻人就开始昏迷,眼白都露出来了。我就把衬衣撕了,给他当绷带绑住伤口,然后掐他的人中,叫他不要睡着了。但是他几乎快要失去了意识,稍微有点反应,接着又昏迷过去了。如果我不是一米八的个子,不是平时勤于锻炼,练就了一身力气,这家伙肯定就死定了。我当时抱起他就朝最近的医院去了,当时,我其实更想叫救护车来着,只是什么呢?像这种非常紧急的时刻,等救援太久,可能会发生“因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悲剧。
救他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脑子很清醒,很专注,没法想更多的得失。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很及时,需要手术,需要钱,我就按照医生的指示,交了一万,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下午四点,这小子活过来了,然后他家里人来了,为了表示感谢,给我买了一个盒饭,说实话,当时真的是饿了。救人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要说这辈子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显摆的,这肯定算一件。
至于那个行凶的年轻人,后来也抓到了,当天抓到的,大概三十多岁,是个怨天尤人的无产阶级分子——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老婆也没有孩子,还没有事业,没有朋友。他可能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于是就怪这个,怪那个,把心里的怨恨随机发泄了。整个凶杀案的来龙去脉就这么简单,简单到我觉得这个社会有时候很危险。在后来的生活中,我印证了一件事情——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的确比其他人更加的危险和偏激,他们更容易逃避现实,更容易回避自己的问题,更容易本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搞事,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指的就是这么一类人。
被原子弹炸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人会感觉到痛苦吗?你怎么看?
这问题问的,人都炸死了谁知道疼不疼,难道还能打电话问问阎王爷去?▲这年头挨了核弹还没事的估计也就金刚狼了!不过如果从核武器杀伤破坏机理分析的话,人被核武器炸死的瞬间应该会感觉到疼!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多种,一般分为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水面爆炸、水下爆炸等,其中以核爆火球是否接触地面为主要划分依据。
▲主要的几种核爆形式。而核武器在爆炸瞬间产生的杀伤因素,主要以瞬时杀伤和剩余杀伤两大类,其中瞬时杀伤主要是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等这些在核爆后几秒至几十秒内的杀伤因素。而剩余杀伤指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等。我们这里主要谈能将人立刻杀死的“瞬时杀伤”(剩余杀伤不用问肯定会“疼”),根据各国多次核试验测试结果证明,在30000米高度下大气层中爆炸的核武器,其杀伤破坏效能中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
其中“光辐射”是指核爆瞬间产生的几千万度的高温火球,它向四周辐射光和热,其杀伤作用主要取决于光冲量(光冲量是指火球在整个发光的时间内,投射到与光辐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焦耳.每平方米或焦耳.每平方厘米),而光辐射杀伤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闪光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极短,主要是以紫外线影响人眼视力为主。
第二阶段为火球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几秒-几十秒之间,其释放的能量占光辐射总能量的98%-99%,主要以红外线和可见光为主,是辐射杀伤破坏作用的主要阶段。而在这一阶段死亡的有生目标,主要取决于自身接受光冲量的大小,如果是慢慢烧死的话,那肯定很疼的,但如果是在核爆瞬间就气化了,由于时间会极短,可能在神经传导的瞬间人就挂了!再一个是核爆冲击波;核爆炸所形成的高温高压火球,会向外膨胀会压缩周围空气层,形成球形空气密度极高的压缩区,而随着压缩区的向外运动,其后会形成一个低于正常大气压的稀疏区,两个区域紧密相连,在介质中迅速传播,就形成了核爆炸的冲击波。
而核爆冲击波主要分为超压、动压和负压三种,其中超压为压缩区内超过正常大气压的部分。动压为高速气流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压力部分。负压则为稀疏区内低于正常大气压力的那部分。而无论是超压、动压还是负压,其所对有生目标造成的杀伤速度,不会超过神经传导也就是贴近光速,所以人被核爆冲击波杀死的瞬间还是会感觉到疼,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文章TAG:感觉 烧死 人烧死是什么感觉 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