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将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到唐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称为三宫。可见历史上三宫的说法并不统一。直到明清时期,由于故宫的营建,三宫的说法才变得确切起来。具体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也被称为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乾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内廷后三宫之首,它是明朝十四位皇帝以及清顺治帝和康熙帝的寝宫。

《易经》曰:“乾,天也”,“乾清”二字意指在皇帝的统治下,天下可以得到清平和安宁。雍正帝移居养心殿以后,乾清宫成为皇帝召见群臣、批改奏章、接见外宾以及举行宴会的场所,乾隆时期著名的“千叟宴”就是在乾清宫举行的。交泰殿交泰殿为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交泰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殿名取自《易经》,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满”的意思。

每逢重大节日,皇帝都会在交泰殿接受朝贺。清朝时,交泰殿是存放印玺的场所。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有一座自鸣钟,其时间被视为皇宫的基准时间。坤宁宫坤宁宫为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之北。坤宁宫宫名取自《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交泰殿置于中间,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

清朝时,坤宁宫为祭祀场所。六院六院,也称六宫、六苑,起源于唐朝,为嫔妃之居所,白居易《长恨歌》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明清时,六院其实是十二院,分为东六宫和西六宫,其中东六宫指钟粹宫、景阳宫、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和延禧宫;西六宫指储秀宫、咸福宫、翊坤宫、长春宫、永寿宫和太极殿。钟粹宫钟粹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咸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钟粹宫。

隆庆五年再次更名,前殿称为与龙宫,后殿称为圣哲殿,后复称钟粹宫。“钟粹”意为汇集精华、精粹的意思。明朝时,钟粹宫一度为太子居处。清朝改为嫔妃行宫,与慈禧同时代的慈安太后曾在此居住。此外,咸丰、溥仪幼年时也曾居住在这里。景阳宫景阳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钟粹宫以东,是东六宫里最冷清的院落。

宫名“景阳”取自敬仰光明之意。景阳宫是著名的冷宫,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曾在此居住三十年。清朝时改为贮藏图书之所。承乾宫承乾宫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改为今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基本保持明代初见时的格局。明代时为太子或嫔妃居住,清代时为后妃居住。清顺治帝的孝献皇后(董鄂妃)、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咸丰之母)曾在此居住。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手坤宫  人宫  口诀  相识  位置  手坤宫在什么位置  手相识人宫纹与口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