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儿童脱下裤子,但仍穿着尿片,坐在便盆上如厕;把儿童的尿片松解并放在便盆里,再让儿童坐在便盆上如厕。拒绝进入厕所或不肯坐在厕板上可能原因,拒绝使用便盆,坚持在尿片上排便或小便可能原因,当儿童习惯在便盆上如厕后,便可以让他到厕所坐在座厕上学习;儿童使用座厕时,要留意双脚是否能平稳地踏在地上或小凳子上,以减轻他们害怕失去平衡的焦虑,增加其安全感。
1、孩子6岁了,还总是站着拉屎,弄到裤子里哪里都是怎么办?
家长您好!您可以在家先记录孩子上厕所的次数和频率,然后在孩子要上厕所的时候,通过辅助来提醒孩子,是否需要如厕,可以把他带到厕所门前......但是首先要训练孩子的如厕技能如厕技能如厕技能的训练包括:表达如厕需要、如厕的步骤和规则,以及如厕后的清洁。先说明儿童学习如厕技能时的先决条件、进而解释训练儿童学习如厕的策略及注意事项,并列出学习如厕的重要阶段,
最后,以儿童自行完成整个如厕程序作为训练目标,并从训练内容中选取五个训练目标加以解释:1自行完成如厕步骤2表达如厕需求3安坐便盆4如厕后的清洁5辨别男女厕所的符号先决条件1生理方面具备成熟的生理系统,让幼儿每天于固定的时间内排便,约一至两小时内小便一次,使其尿片能经常保持干爽,减低对排便的厌恶感。
膀胱括约肌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有大小便需要时能稍作忍耐,2沟通意识懂得运用身体动作或声音来表示需求。会用动作、手势、眼神、声音或说话向成人求助,3认知方面能够听从简单指令。进行活动时能安坐或持续活动五分钟以上,能够表现出明显的排便迹象(例如,感到有排便时,会终止进行中的活动或拉着裤子)能够觉察到自己已遗尿或已经大便。
4体能方面具备基础移动能力,例如:走路,具备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例如:蹲下身再站起来。双手能够配合使用,例如:双手可同时抓握物件,训练策略1训练前准备建立基线把儿童排便的时间、频率和有排便时的迹象记录下来,以了解儿童的排便习惯,作为设定如厕时间和程序表的依据。运用程序时间表设定固定的如厕时间,让儿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知道何时开始和何时完成;也让儿童尽早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加强其学习如厕的动机,
环境安排安排合适的如厕环境,包括:明亮的灯光,活泼的布置和清洁的厕所。此外,还要挑选符合儿童能力的便盆或辅助工具(例如,脚踏和扶手坐厕),而坐厕的高度、冲水及摆放厕纸的位置等细节,也必须配合儿童的身高。此外,也需留意环境中是否有令儿童紧张的因素,有需要时可播放一些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如厕环境,步骤分析及订立目标把如厕过程细分为较小步骤,让儿童按既定的次序来学习。
训练者可根据儿童在这些步骤的表现,评估儿童的能力,并按此来修订往后的训练内容、目标和活动,计划及准备训练设定儿童表达如厕需求的方法。按照儿童的特性和能力,设计合适的视觉提示,教导与如厕相关的特定手势、声音或用图卡来表达如厕的需要,制定训练策略时,应确定选取哪种建立行为的方法,例如,塑造行为法、顺序式或倒序式连扣法、奖赏法等。
有需要时,可根据儿童的特性同时选取几种方法来配合使用,预备相关的图片作为视觉提示,在适当的步骤或活动用来提示儿童。把程序图片贴在显眼的地方,并在练习前向儿童讲解,协助儿童预先理解整个如厕流程,注意事项留意训练的时间是否合适,避免在儿童面对转变的时候进行(例如,新入学或搬家);应在儿童情绪稳定的状况下才开始,以达到更佳效果。
另外,也建议在夏天开始训练去掉尿布,因为在天气较暖和时,即使儿童遗尿,着凉的机会也较少,其他影响儿童成功如厕的因素包括:儿童当日喝饮料的分量是否足够。倘若儿童已在地上或尿片上遗尿,或在如厕前已排出一定的尿量,成功在厕所如厕的机会便减少,在天气热时,有些儿童流汗较多,其尿量便会相对减少,而有些则在接受按摩后较易排便。
因此,天气和儿童的活动量也会影响儿童如厕的机会,2训练时需知留意儿童表达如厕需求留意儿童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如发现儿童稍有便意时,立即提示儿童用手势、图卡或声音向成人表达,并带他如厕;而当儿童有任何自发动作、手势或声音表示要如厕时,立即给予夸张的回应和奖励并带他前往如厕。学习过程-学习初期,可按儿童的兴趣让其喜爱的物件相伴,以纾缓他们的焦虑。
文章TAG:拉屎弄到裤子上怎么办 拉屎 裤子 拉屎弄到裤子上怎么办 还总是站着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