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文人拜魁星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曲星”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七夕(农历7月7日)是魁星仙人的生日,这天读书人就出来晒书,拜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子无不企盼金榜题名,于是都来拜魁星,每个魁星楼都有当地历年高考文、理状元榜。
1、古代读书人为何七夕拜魁星?
魁星是古代星宿的名称,为28星宿之一。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关于魁星的一个小传说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这天,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第二、魁星的寓意?古代的读书人之所以在七夕拜魁星(又作奎星/馗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馗”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主文运、文章的奎星。见于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人将其附会为神,建立奎星阁并塑神像来崇祀,视为主文章兴衰的神。
传说中魁星是一个神仙,魁星右手持朱笔,左手拿墨斗,右脚踩大鳌鱼的头部,取独占鳌头之意。左脚向后踢起北斗,但凡被朱笔点中的人,都是金榜题名之人。魁星手中的朱笔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传“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就来源于此,第三、文人拜魁星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曲星”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
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注:比干、包拯、范仲淹、文天祥等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文曲则偏重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才艺研讨,较属于生活情趣的感性内涵充实——学文科和艺术的拜之,)农历七月初七,称“魁星生日”。这天读书人就出来晒书,拜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中国民间谓“魁星主文事”。在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目前,现存的崇奉魁星的遗迹还比较多,各地魁星楼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学子无不企盼金榜题名,于是都来拜魁星,每个魁星楼都有当地历年高考文、理状元榜,(图为文曲星)总结第一、魁星(神仙)掌管世间的文才。第二、七夕(农历7月7日)是魁星仙人的生日,第三、读书人祭拜魁星仙人,希望金榜题名、得到一个好彩头。
2、古代七夕与现代七夕,都有什么活动?怎么过?
话说七夕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候,或者带自己的小女朋友一起出去游玩,恋人,情人相会的节日,当然了这是现在年轻人是这么想的,说七夕,那就要从起源说起,那么七夕是以古代牛郎织女为载体的一中节日,发源于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主要是在节日当天去祈福,乞巧,以女性为标杆的一个节日,为什么说以牛郎织女为载体呢,因为这个节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一段神话故事,两者不可分离。
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星象文化中人们对于探索宇宙的奥秘又浅到深,直到给天前的星星逐渐取名称,那么其中织女星和牛宿星这两者被称为牛郎织女,人们便有了这个故事,此后便有了七姐诞这个节日,这个是什么节日呢,就是七姐,七娘,的诞辰,这就是以织女星编织云彩寓意纺织业和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祈求平安。那么为什么古代又叫乞巧节呢,是因为到了七姐诞这一天,妇女们祈求七姐这就是织女星能赐予他们心灵手巧,婚姻幸福,所以此后慢慢演化刘被称为乞巧节,
为什么也有人说是生殖崇拜呢?是因为在古时候人们把“七七”作为一个女人的生命周期,老话说的好,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什么意思呢,就是男子8岁就是一个周女子7岁是一个周期,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女子七岁肾气盛,男子八岁身体盛,女子二七来月经,就可以生子,三七发育成熟,四七筋骨坚硬,这是古时候的天道。
文章TAG:现代七夕怎么拜魁星 七夕 魁星 古代 现代七夕怎么拜魁星 古代七夕与现代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