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行书“画”字,我就想起了我曾写过的“江山如画”四个字,不过,我写的“江山如画”用的是隶书而不是行书。关于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画字行书”这个问题,我来作答如下,古文畫省(参见图2的详细说明,自《说文解字》在线查)画的简化字少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的繁体字突出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时需要用到笔,更形象生动,这是简化字所无法比的。

1、书画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的繁体字怎么写?还是从书、画自《说文解字》的解释说起:1.书,箸也;从聿者声。商鱼切,文四书,把文字刻划或写画在竹简上,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汉字演变隶化成“聿曰”,简化字从书的草书写法借来,2.画(畫),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表示用以画界的笔),凡畫之属皆从畫。古文畫省(参见图2的详细说明,自《说文解字》在线查)画的简化字少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的繁体字突出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时需要用到笔,更形象生动,这是简化字所无法比的,

2、如何写好画字行书?

关于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画字行书”这个问题,我来作答如下:看到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行书“画”字,我就想起了我曾写过的“江山如画”四个字,不过,我写的“江山如画”用的是隶书而不是行书。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从《书法大字典》和相关资料中搜集到了行书“画”字的不同风格的写法,现展示给题主和各位网友,不知道大家喜欢不?上图为行书画字的多种风格的写法,

3、为何说篆书不是画出来的?

篆书特点,行云流水,疏密有致,多圆转,线条圆润。1-“写”和“画”是有区别的,写,以藏锋入笔,运笔沉稳,回锋收笔,一气呵成。而画,多以考虑墨色深浅,形状准确,不够可以再描上几笔,所以二者有本质区别。2-篆书是一种文字书体,通过“写”的过程使其具有书法的美感和质感,而通过“画”则是描摹,就会失去精神内涵,空有其形!所以说篆书不是画出来的,

4、为什么书画刻章都是篆体的?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古文,一般人都认为大篆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在统一六国后,秦国综合了七国的文字制定出了一种通用的文字,也就是小篆,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最早的印章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时期,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具体的已经不可考证了,

刻制印章的目的主要出于实用的目的,作为一个信物而存在,最早时是用在封泥上的,后来才印在纸上面。印章上的文字,最早时一定都是鸟虫书、图腾符号之类的人类早期文字,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规定了八种书体。其中用于印章的叫“摹印”,也许这是为了印章的规范、美观和难以仿制,使得“摹印”与秦小篆书法有所差异,东汉王莽时期又规定了“六书”,印章字体叫“缪篆”。

其实“摹印”和“缪篆”指的都是同一种字体,它不同于金文和小篆,是为了适应印章的规范要求,在笔画上多方正和整齐,汉印很多都是这种类型,汉印的兴盛时,印章是权利和身份的象征,人们有随身佩带印章的习惯。同时,古人重印,印信印信,有印则有信,重要的文件都需要盖印,这种规范书体的官方治印行为对后世影响很大,形成了印章主要字体为篆书的惯例。

这有些类似于如今的政府机构规定印章都要采用圆形一样,汉代以后,由于纸张的普及,印章开始盖在了纸上。晋代以后,特别是入唐以后,印章的一个主要分支官印逐渐采用了九叠文,其特点是弯曲盘折呆板毫无艺术性,但是也没有跳出篆书的范围,唐宋是古印衰落时期,私人用印传统中断。唐宋楷书书法的发展与流行也许使得篆书受到了冷落,

到了元代,文人刻印开始出现。明代以后,篆刻真正的进入了文人视野,大量的文人开始自己刻印章,元以后的文人篆刻繁荣发展,流派纷呈,其主要用于雅玩怡情,篆刻治印艺术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清代以来,治印文字有了很多创新,出现了很多流派,而逐渐成为继秦汉以后另一个印章篆刻的高峰,就入印文字而言,楷书隶书皆有入印的先例,而且现当代还有探索以简化字入印的,但都没能成为印章文字的主流。


文章TAG:画的篆体怎么写  篆体  行书  画的篆体怎么写  如何写好画字行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