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化合价 正负怎么记呢

一价钾钠氟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过去见过的化合价口诀,只有价数而无正负,用起来总觉得别扭不顺手,学生应用后效果也不甚理想.例如:"二四六硫碳二四",一是无正负,二是何时二,何时四学生背熟了口诀仍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只有慢慢掌握了化合价后再来理解解释口诀.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制了以下这套口诀,着眼点是化难为易,简单明了.明确不变的化合价;避开学生往往感头痛的可变价.以不变的确定"可变的"(待定的).其中一句"可变价,不可怕"往往使学生大受鼓舞,有利于学生初学时增强信心.由于氢,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最为多见,故"氢十1,氧—2"放在首位,若再结合"和为零"则成"三字经 "其九个字也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氮,磷,硫以及多数卤族元素都有变价,只列出"只遇金属或是氢"时的(不变)情况,该三行冠以大括号以示特定条件.不难看出,该口诀的排列有意识地与元素周期表密切联系,只是在+1价,+2价中分别插入了副族的银和锌.将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按周期表短周期形式列出(象义务教材P.59图3—16,再在第一,二纵行分别添上钾和钙),就能从原子结构上理解元素"化合价"这一性质,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为将来高中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口诀本人已使用多年,可以说效果是相当好的,学生记住了口诀就能马上正确地解决问题,"会背就会用".起初我总是将我的这套口诀与教参介绍的口诀一起介绍给学生任其自行选用,结果学生都认为笔者的这套口诀简单易懂,具体实用.至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学生掌握了元素的化合价以后自然也就不感困难了,这里只是将初中阶段涉及的原子团化合价作一归纳以示化合价口诀的完整性.下面即为我编制的化合价口诀,供大家参考. 氢+1,氧-2, 银锂钠钾+l价, 锌镁钙钡+2价, 铝+3,硅+4. 只遇金属或是氢, 氮磷-3硫-2, 氟氯溴碘总-1. 可变价,不可怕, 具体判断"和为零". 单质为零要记清. 以下几句可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 "亚铜" +1"铜" +2, "亚铁" +2"铁" +3, 置换反应铁+2, 复分解时价不变. 另附原子团化合价: +1 +l价的是铵根; NH4 -1 -1 -1氢氧,硝酸根; 0H, NO3 -1 -1 高锰酸根,氯酸根; MnO4,ClO3 -2 -2 -2硫酸,碳酸根; SO4, CO3 -2 -2 亚硫酸根,锰酸根; SO3, MnO4 -3 - 3记住磷酸根. PO4

化合价 正负怎么记呢

2,怎么样很快地记住化合价

陈式化合价口诀新编及说明 陈兴 过去见过的化合价口诀,只有价数而无正负,用起来总觉得别扭不顺手,学生应用后效果也不甚理想.例如:"二四六硫碳二四",一是无正负,二是何时二,何时四 学生背熟了口诀仍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只有慢慢掌握了化合价后再来理解解释口诀.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制了以下这套口诀,着眼点是化难为易,简单明了.明确不变的化合价;避开学生往往感头痛的可变价.以不变的确定"可变的"(待定的).其中一句"可变价,不可怕"往往使学生大受鼓舞,有利于学生初学时增强信心.由于氢,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最为多见,故"氢十1,氧—2"放在首位,若再结合"和为零"则成"三字经"其九个字也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氮,磷,硫以及多数卤族元素都有变价,只列出"只遇金属或是氢"时的(不变)情况,该三行冠以大括号以示特定条件.不难看出,该口诀的排列有意识地与元素周期表密切联系,只是在+1价,+2价中分别插入了副族的银和锌.将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按周期表短周期形式列出(象义务教材P.59图3—16,再在第一,二纵行分别添上钾和钙),就能从原子结构上理解元素"化合价"这一性质,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为将来高中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口诀本人已使用多年,可以说效果是相当好的,学生记住了口诀就能马上正确地解决问题,"会背就会用".起初我总是将我的这套口诀与教参介绍的口诀一起介绍给学生任其自行选用,结果学生都认为笔者的这套口诀简单易懂,具体实用.至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学生掌握了元素的化合价以后自然也就不感困难了,这里只是将初中阶段涉及的原子团化合价作一归纳以示化合价口诀的完整性.下面即为我编制的化合价口诀,供大家参考. 氢+1,氧-2, 银锂钠钾+l价, 锌镁钙钡+2价, 铝+3,硅+4. 只遇金属或是氢, 氮磷-3硫-2, 氟氯溴碘总-1. 可变价,不可怕, 具体判断"和为零". 单质为零要记清. 以下几句可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 "亚铜" +1"铜" +2, "亚铁" +2"铁" +3, 置换反应铁+2, 复分解时价不变. 另附原子团化合价: +1 +l价的是铵根; NH4 -1 -1 -1氢氧,硝酸根; 0H, NO3 -1 -1 高锰酸根,氯酸根; MnO4,ClO3 -2 -2 -2硫酸,碳酸根; SO4, CO3 -2 -2 亚硫酸根,锰酸根; SO3, MnO4 -3 - 3记住磷酸根. PO4 * 此文曾荣获《中学化学》举办的首届全国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注:为区别于其他化合价口诀,作者将该化合价口诀命名为"陈式化合价口诀"参考资料:《中学化学》

怎么样很快地记住化合价

3,化合价要完整哒

版本1 钾钠银氢(迎亲)+1价,钙镁钡锌(背心)+2价,氟氯(福利)溴碘-1价,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硫二四碳,氧显负二铝显三, 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版本2 金正非负单质零,化合总价和为零。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版本3 +1氢铵钾钠银 +2钙镁铜钡锌 +23铁+3铝 -1硝氯氢氧根 -2氧碳酸硫酸根 其中:硝--硝酸根   铵--铵根 大集合。 元素化合价 (一)金属元素(常为正价) 一价钾钠“铵”和银, 二价镁钙钡和锌; 铜二铁三为高价, 铜一铁二均为“亚”; 铝三锡铅有二、四, 铬六锰七高价数。 (二)非金属元素(常为负价) 一价氟氯溴碘氢, 二氧、碳硅四价并, 负二正六硫常见, 负三正五氮和磷。 判断化合价正负 金属正,非金属负, 酸根负价要记住, 跟氢化合氢为正,① 跟氧化合氧为负, 氢根正、氢氧根负, 正负价数总相等。② 注:①不考虑金属氢化物。 ②指绝对值。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 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 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氢硫酸根锰酸根, 除了铵根均负价, 负三价有磷酸根。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一) 氟氯溴碘负一价, 正一氢银和钾钠; 氧二硅四铁二三,① 二四六硫二四碳; 三五氮磷四七锰, 正二钡钙镁锌铜; 铝三正一铵铜汞, 氮正五价单质零。 注:①数字下加“·”,表示该元素的负化合价的价数。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二) 一价氟氯溴碘氢, 还有锂钠钾铜银; 二价氧铜铅汞镁, 外加钡钙铁铍锌; 三价元素铁硼铝, 三五有磷砷锑铋; 二四六硫,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 锡铅硅四钨有六, 锰二四六七快记熟。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三) 一价氯、氢、钾、钠、银, 二价氧、钙、镁、钡、锌。 二铜三铝,四、七锰, 二、三价铁要记清。 二、四、六硫,二、四碳, 三价、五价氮与磷。 单质规定为零价, 负价氯(Cl-1)、氧、硫(S-2)、氮、磷。 常用元素化合价歌(四) 正一铜氢钾钠银, 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 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 负二氧硫三氮磷。

化合价要完整哒

4,10KV 1000KVA变压器一般情况负载电流为多少安

10KV,1000KVA变压器一般情况负载电流为1787.545安。假设变压器效率是95%,输出电压是380V50HZ的交流电。根据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公式:P=√3UIcosb(cosb是功率因数,一般取值0.85)I=1000000÷(1.732×380×0.85)=1787.545(安培)扩展资料:三相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是:P=√3UIcosa,电流I=P÷(√3Ucosa)三相电路的总功率。它等于各相功率的总和。三相电路有对称三相电路和不对称三相电路之分。功率有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分。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p=pA+pB+pC=3UpIpcos=P。可见,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定值,就等于平均功率P。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电能传递的。变压器就其用途可分为电力变压器、试验变压器、仪用变压器及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配电、电力用户配电的必要设备;电力变压器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相电路功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变压器
还要有两个先决条件,才能确定。1、是三相变压器吗?2、低压额定线电压时400V吗?一般情况下,你所指的1000kVA的变压器,是上述规格的变压器。如果是这样:低压的额定输出线电流(就是你讲的一般情况负载电流--我们要规范的表述)是:I1=1000(kVA)/0.4(kV)/根号3=1000/0.4/1.732=1443.4A这个数据,你在变压器铭牌上,可以看到。如果不是这两个先决条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还要有两个先决条件,才能确定。1、是三相变压器吗?2、低压额定线电压时400V吗?一般情况下,你所指的1000kVA的变压器,是上述规格的变压器。如果是这样:低压的额定输出线电流(就是你讲的一般情况负载电流--我们要规范的表述)是:I1=1000(kVA)/0.4(kV)/根号3=1000/0.4/1.732=1443.4A这个数据,你在变压器铭牌上,可以看到。如果不是这两个先决条件,那就另当别论了。你可以HI我讨论。
视在功率s=1.732*u线*ii=13150kva*60%/(1.732*10)=455(a)
根据P=UI电功率计算公式,可以求得:I=P/U=1000KVA/10KV=100A得出负载电流为100A=0.1KA.

5,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中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相邻两个节气约隔15天左右。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一、新华字典第11版附录: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廿:niàn 二十)下半年是八廿三。二、五言诗顺口有意境的二十四节气全歌渔者新编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三、东北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大雪河叉上”意为大雪时节气温很低了,河水冻冰已经封住。叉:chá,冰冻住,水不能流的意思。四、另一个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五、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6]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分节气农事诗1、立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2、雨水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3、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4、春分风雷掣电闹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5、清明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6、谷雨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7、立夏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8、小满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宴过款丝商。9、芒种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10、夏至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卧闲枝上唱开怀。11、小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12、大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13、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14、处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移南径斜辉里,割稻陌阡车马驰。15、白露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16、秋分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 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17、寒露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18、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19、立冬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20、小雪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21、大雪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22、冬至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23、小寒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24、大寒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6,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歌谣之类容易记的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民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扩展资料:相关习俗:立春日民间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古时,“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个假人“耕夫”被称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据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不佳。在我国沿海一带,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户户都要煮好鸡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他们分别对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扩展资料: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民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4节气是中国人祖先的智慧的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说,24节气很好,只是它只适合中国这块地方,或者更确切说只适合黄河流域华北这片土地。再远些就不适用了。果真如此吗?我来从分析24节气的名称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文章TAG:二十四总歌诀  化合价  正负怎么记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