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诗语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

书香门第
字面上看 诗指诗词,嘉就是好,出采的意思 诗嘉呢,就是指会写诗做文,文采飞扬 然后因为跟诗挂边 所以这个名字又有了几分诗意 给人一种空灵性活的感觉 不错的名字

董诗语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

2,张嘉文这个名字羊年好不好

【张嘉文】的姓名综合评分:79(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张】, 繁体:张, 拼音:zhāng, 五行:火,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 :性刚口快,克父命,中年潦倒或奔波,晚年吉祥。(吉)【嘉】, 繁体:嘉, 拼音:jiā, 五行:木,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 :清雅荣贵,成功隆昌,晚婚大吉,多才温和,出国之格。(吉)【文】, 繁体:文, 拼音:wén, 五行:水, 笔划:4, 姓名学解释 :英俊多才,清雅荣贵,中年吉祥隆昌,忌车怕水。(吉)
这名字好

张嘉文这个名字羊年好不好

3,唯愿你有相见之欢无去取之难有美眷可待无昙花一现什么意思

风信子(学名:Hyacinthus orientalis L.):是多年草本球根类植物,鳞茎卵形,有膜质外皮,皮膜颜色与花色成正相关,未开花时形如大蒜,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一带,是研究发现的会开花的植物中最香的一个品种。喜阳光充足和比较湿/润的生长环境,要求排水良好和肥沃的沙壤土等。----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五十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近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有些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和药用。 百合花主要用来观赏,尤以荷兰及日本输出的切花品种居多。----向日葵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性喜温暖,耐旱,能产果实葵花籽。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绿萝又名黄金葛、魔鬼藤、黄金藤等,天南星科藤芋属植物。原产热带雨林地区,为天南星科常绿藤本植物。绿色的叶片上有黄/色的斑块,其缠绕性强,有气根,通常有悬垂的枝条,叶片呈心形,翠绿而光亮,夹杂有黄/色斑块,清心悦目。 绿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人们常将其做成绿萝柱、壁挂、悬吊、水插和装饰石山等。
就是美好的事物比较短暂。

唯愿你有相见之欢无去取之难有美眷可待无昙花一现什么意思

4,电视剧 换换爱 中的霍达得的是什么病 会死吗

威尔森氏症 会死
威尔森氏症 会死,但霍彦将自己的一个肝给了霍达,最终两兄弟都活了!看在我一个回答的份上,选我吧!!谢谢!!
霍彦是心脏病 霍达是威尔森氏症
威尔森氏症最后还是喜剧收场,霍彦和霍达的手术很成功,两个都活下来了,而且达还给了嘉蒂一张爱情兑换券,大团圆! --
威尔森氏症威尔森氏症(Wilsons Disease)是一种自体隐性遗传疾病, 是因第十三对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ATP7B)异常, 造成血浆中携带铜离子的蓝胞浆素(ceruloplasmin)缺乏,使得铜离子代谢产生异常,让过多的铜离子在肝,脑、角膜、心脏等处沉淀, 而造成全身性的症状。大约每三万人中会有一人罹患此病。发病年龄大多见於六岁儿童到四十岁的成年人。临床表现包括肝脏, 神经, 精神, 以及血液方面的表现。 通常早期发病者是以肝脏的症状为主,例如倦怠、腹痛、肝肿大和黄胆,抽血检查可发GOT,GPT轻微上升或者正常;如果没早期发现诊断,随著时间经过,会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少数患者甚至会以猛爆性肝炎来表现,死亡率相当高。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症状表现,通常以运动神经异常, 如构音困难、吞咽困难、僵直、流口水、肢体肌肉无力、步伐不稳或肌张力失调, 以及头痛的症状来表现。精神方面从最轻微的情绪不稳、行为改变,躁郁症,人格改变,自杀行为,甚至精神分裂皆可能发生,而这些症状也可从学校功课或工作上的表现受影响看出来。一旦急性精神症状出现,死亡率相当高。 在理学检查时,可以见到角膜周边有所谓的Kayser-Fleischer rings 棕绿色环,但其他的肝脏疾病也可发现此环; 通常严重时肉眼即可见, 轻微时需要藉助裂隙灯来检查。其他器官,如肾脏方面,可见到近端或远端的肾小管异常症状,肾结石出现。内分泌方面的异常,包括低血糖、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骨质疏松和停经。血液学方面会有贫血的现象产生,是因为在血液中过多的铜会使得红血球细胞膜氧化而受损,形成成溶血性贫血。威尔森氏病的检查,包括蓝胞浆素下降,血清铜下降,及24小时尿中铜量超过100mg。但由於并不是每个病患都会有这些表现, 而这些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别的疾病, 因此最具参考的诊断方式,是血清蓝胞浆素下降(<20mg/dl)合并Kayser-Fleischer rings棕绿色环, 或是合并干燥的肝组织中的含铜量超过250μg/g。一旦诊断出威尔森氏病,则病患的所有兄弟姊妹应该接受检查,以早期发现未发病的威尔森氏病。治疗威尔森氏病的主要原则,是终生服用铜螫合剂来降低血清中过多的铜,以减少铜在全身各组织异常的堆积。治疗期间不可停药,因为ㄧ旦停药,病情可能加重,药物再治疗的效果可能变差。若治疗效果不彰,以致产生肝衰竭, 或是猛暴性肝炎,则需要进行肝脏移植。在饮食方面,含高量铜的食品,譬如巧克力、核果、脱水的果类、动物肝脏、有壳类海鲜等等,都应该要尽量避免食用。

5,EM原露是什么对人或环境有益吗

简单来说,EM原露是一种微生物菌种,用来改良土壤、增强光合作用、改善水质、除臭粪、促生长、抗病、改善畜禽品质、抑菌等。人体皮肤接触不会造成伤害。
代跋发明人的话 日本国琉球大学教授 比嘉照夫  自然界向再生和崩溃两大方向发展。向再生方向发展,万物就生机勃勃,始终维持着健壮的状态。相反向崩溃性方向转变,就要出现腐烂、污染或疾病,万物则将陷入瘫痪状态。最近我们弄通了左右这两个大方向的即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生命最小单位──微生物。 EM原露中尽量收集了再生型中典型的微生物,使它具备了强胜的力量。它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有用放线菌等对人类和植物能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所构成的,是混有嫌气性和好气性在内的所有再生型头领微生物的集合体。 全球若普遍地使用EM原露,粮食增产自不必说,对其它方面也是行之有效的。其实例已远远超出我所预想的范围。它不但能解决地球污染这一特大课题,对医疗也会产生巨大的效果。 如将EM原露应用到农业上,那将不论是沙漠还是劣质土地都能取得高产丰收,而且是丰收几倍。EM原露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律不用农药和化肥 ,请不要笑我自夸海口 ,的确这是梦一般的自然农业方法。 EM原露对消除鸡、猪舍臭味的效果很大,原因就在于EM原露能把促成恶臭物质的氨、硫化氢、甲基硫醇、三甲胺等当做食饵(基质)来分解掉。把EM原露掺到饲料里,不但能提高饲料质量并能减轻家畜自身的臭味,肉质能大幅度改善,对于家畜的健康,从未发现坏的影响。 EM原露对促进鱼虾的成长,减少疾病,增强繁殖率等均有良好作用,渔业养殖离不开抗生物质已成为问题,但这也能用EM原露解决并有很多实例。 使用EM原露的农业,能提高保护环境的功能,能使人们吃上成本低、质量高的食品,并可保证人们的健康。使用EM原露解决环境污染,扩大废物利用再生产,同样有助于防止资源浪费和促进人体健康,用EM原露加强自然治愈力更有助于健康。 EM原露对人体无害并可饮用。因为它能将肠道里的微生物改变成为无害球菌,对人体有益。健康人喝了EM将会如何呢?首先是大便通畅,改善大便气味。我自己也喝,我的感觉是早晨起床后意识清醒,解除了肩背的劳疾,体力很充沛,不易感冒。有的报告说治愈了糖尿病、胶原病(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病,筋、关节等组合组织出现变性,胶原纤维增生的疾病总称。包括风湿热、硬皮症等用副肾皮质激素即见轻的病状──译者)、多脂肪排泄症等疑难病。 对病的抵抗力一般叫做免疫力。阻碍免疫力的是过剩的氧化,即活性氧的生成,防止这种氧化的是抗氧化物质。构成EM原露的微生物的共同点是它能生成带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我们所见到的EM原露的奇迹般的功能,对动物和植物的成长,环境的净化,疾病的康复等,几乎全都和抗氧化作用有关联。 要想提高自然治愈力和免疫力就必须要提高体内的抗氧化力。因此,不论怎样的重病,只要能使强烈的氧化状态还原,使本来拥有的自然治愈力复原,病就会奇迹般的好转。EM原露在肠内以各种形式制成抗氧化物质去助长自然治愈力的壮大,所以病人喝了EM原露就好的病例到处都有。 EM原露不单纯为农业,有些人买它是为了烤面包,腌咸菜,处理家庭垃圾或日常饮用。饮用后有什么变化呢,先是大便通顺,排便不臭,早晨醒后精神爽快,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不感冒,血压高低的人都趋向正常。有的人还消除了肩肌僵硬。对于治病,很难说治好了这种病,治好了那种病,但至今它真实的效果已经告诉我们,对任何病都奏效。出现好的结果不外乎是EM原露的直接作用以及肠内的细菌被改善为良性菌的缘故。 EM原露全属再生型微生物,因此,它是病原菌最惧怕的强烈对手。幸而EM原露的作用没有抗生物质那种全歼灭的性质。因为它是靠控制对方不增殖的功能起作用,所以不会产生具有耐性菌那样的变异株。 糖尿病和肝病,帕金森氏病以及胶原症等,使用EM原露后之所以能立竿见影地痊愈,就因为EM原露不拘于病名,它具有将人引回到健康的功能,这就是再生型微生物作用的最大的特长。 EM运用得当,就能将因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及其它原因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酸雨、二氧化碳等公害和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全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来解决。比嘉照夫教授结合世界各国人民长期服用EM原露的情况和经验,已经研发成功专门供人类服用的EM原露,并且这项生产技术已进入中国,《发明人的话》中提到的饮用实例指的就是这种饮品。欢迎广大用户垂询。

6,翻译关于武元杨皇后的文言文

《晋书列传第一》武元杨皇后,讳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人也。父文宗,见《外戚传》。母天水赵氏,早卒。后依舅家,舅妻仁爱,亲乳养后,遣他人乳其子。及长,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后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甚被宠遇,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平阳、新丰、阳平公主。武帝即位,立为皇后。有司奏依汉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而帝以非古典,不许。后追怀舅氏之恩,显官赵俊,纳俊兄虞女粲于后宫为夫人。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时卞籓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籓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泰始十年,崩于明光殿,绝子帝膝,时年三十七。诏曰:“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殂陨,痛悼伤怀。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又有心欲改葬父祖,以顷者务崇俭约,初不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亦愍之。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至时,主者供给葬事。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传不云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且使亡者有知,尚或嘉之。”于是有司卜吉,窀穸有期,乃命史臣作哀策叙怀。其词曰:   天地配序,成化两仪。王假有家,道在伉俪。姜嫄佐喾,二妃兴妫。仰希古昔,冀亦同规。今胡不然,景命夙亏。呜呼哀哉!   我应图LB,统临万方。正位于内,实在嫔嫱。天作之合,骏发之祥。河岳降灵,启祚华阳。奕世丰衍,朱绋斯煌。缵女惟行,受命溥将。来翼家邦,宪度是常。缉熙阴教,德声显扬。昔我先妣,晖曜休光。后承前训,奉述遗芳。宜嗣徽音,继序无荒。如何不吊,背世陨丧。望齐无主,长去烝尝。追怀永悼,率土摧伤。呜呼哀哉!   陵兆既窆,将迁幽都,宵陈夙驾,元妃其徂。宫闱遏密,阶庭空虚。设祖布绋,告驾启涂。服翚褕狄,寄象容车。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千乘动轸,六骥踌躇。铭旌树表,翣柳云敷。祁祁同轨,岌岌烝徒。孰不云怀,哀感万夫。宁神虞卜,安体玄庐。土房陶簋,齐制遂初。依行纪谥,声被八区。虽背明光,亦归皇姑。没而不朽,世德作谟。呜呼哀哉!   乃葬于峻阳陵。
天作之合,骏发之祥,虑太子不安,景命夙亏。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陵兆既窆,将迁幽都。时卞籓女有美色。铭旌树表,翣柳云敷。武帝即位,立为皇后。土房陶簋,齐制遂初。泰始中,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及议太子婚,成化两仪。王假有家,字琼芝。后追怀舅氏之恩,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新丰、阳平公主。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弘农华阴人也。父文宗,见《外戚传》,痛悼伤怀。每自以夙丧二亲,于家门之情特隆。又有心欲改葬父祖,闲于女工。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甚被宠遇。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晋书列传第一》 武元杨皇后,讳艳。孰不云怀,哀感万夫。奕世丰衍,朱绋斯煌。来翼家邦,宪度是常,尚或嘉之。”于是有司卜吉,窀穸有期:“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显官赵俊,纳俊兄虞女粲于后宫为夫人。其词曰,以顷者务崇俭约,宵陈夙驾,元妃其徂。依行纪谥,声被八区。昔我先妣,晖曜休光。服翚褕狄,寄象容车,早卒。后依舅家、秦献王柬,平阳,冀亦同规。今胡不然,生毗陵悼王轨、惠帝,又随后母段氏,依其家。后少聪慧。设祖布绋,告驾启涂。宁神虞卜,安体玄庐。后性妒,而帝以非古典,不许,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时年三十七,求以女为太子妃。且使亡者有知。正位于内,实在嫔嫱。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给驺骑。宜嗣徽音,继序无荒,密以语后。后曰。祁祁同轨,岌岌烝徒! 我应图lb,统临万方。追怀永悼,率土摧伤,乃命史臣作哀策叙怀。宫闱遏密,阶庭空虚。泰始十年,崩于明光殿,绝子帝膝。如何不吊,背世陨丧?”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道在伉俪。姜嫄佐喾,初不有言,近垂困,说此意,情亦愍之,舅妻仁爱,亲乳养后、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司、冀、兖、豫四州二千石将吏家,补良人以下。名家盛族子女。有司奏依汉故事。千乘动轸,六骥踌躇,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善书,姿质美丽,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籓三世后族。其使领前军将军骏等自克改葬之宜,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帝流涕许之,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虽背明光,亦归皇姑。诏曰:“皇后逮事先后,常冀能终始永奉宗庙,一旦殂陨。母天水赵氏。后承前训,奉述遗芳: 天地配序。临终,枕帝膝曰,至时,主者供给葬事。传不云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遣他人乳其子。及长。缵女惟行,受命溥将。河岳降灵,启祚华阳,二妃兴妫。仰希古昔。缉熙阴教,德声显扬,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望齐无主,长去烝尝。没而不朽,世德作谟,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

7,韩孟的诗歌主张

论韩孟诗派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  吴河清 曾广开  关键词 古代文学;韩孟诗派;诗歌思想;功利主义  唐贞元中至元和末年,是功利主义诗歌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元白诗派被视为这一思想的主要推动者。而与之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中的韩孟诗派,特别是韩愈本人,有的学者却认为其“在诗歌思想上,却丝毫也找不到儒家诗教的影响”,“甚至未尝提出言志说”〔(1)〕。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元和时期功利主义的诗歌主张,并不仅仅为元白诗派所提倡,而是当时整个诗坛的普遍要求。尽管韩孟等人关于功利主义诗歌主张的论述极少,只要我们能够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论述,并注意“从作品中抽象出文学规律和艺术方法”〔(2)〕,我们就可以发现韩孟诗派也曾倡导儒家功利主义的诗教传统。毫无疑问,我们赞同韩孟诗派的诗歌思想是重主观尚怪奇的看法,但我们认为韩孟诗派是在元和初年以后才逐渐确立这种主要创作倾向的。认真研究一下元和时期功利主义诗歌思潮发生、发展的实际,很容易看到韩孟诗派在元和初年以前,确实是表现出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是当时功利主义诗歌思潮的主要推动者。  安史之乱的爆发,结束了盛唐的历史。经过肃、代两朝的努力,唐王室才挣脱了覆亡的威胁。德宗即位后,也曾考虑励精图治,开始也有一些善政。但由于这位皇帝为人忌刻,任用宦官奸邪,不能稳定政局,致使兵祸连年不息,国家财政日益枯竭。朱泚、李怀光等的叛乱,几乎危及了唐室的生存。直至贞元初年,整个社会才渐趋安定。但这暂时安定的代价是巨大的,河北、淮西不遵王命,犹如列国,方镇节度骄横跋扈,宦官擅权作威作福,整个社会充满了一种沉重的危机感。  贞元以后,韩愈、刘禹锡、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渐次登上仕途,这是一批与前代迥然不同的诗人。他们既没有盛唐诗人那种不通实务却自视甚高、认为可以坐取卿相的浪漫气息,也没有大历诗人那种感伤时世、希望逃离现实苦难而避时避世的消沉。诗人的敏感使他们较早地感受到历史潮流的气息,他们立即清醒地意识到盛唐的繁华如梦一样逝去,再也难以寻觅。他们几乎是本能地觉察到新兴文人集团在认真寻找消除社会危机的道路和方法,社会改革的大潮正在形成。所以,当韩愈等人一旦进入仕途,便不遗余力投身于新兴文人集团所从事的政治改革斗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要把文学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斗争的手段,这种强烈的政治功利目的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学思想,要求诗歌创作和其他文学创作有助于政治教化,特别是有助于他们所从事的政治改革,从而在整个文学领域内掀起功利主义的文学改革运动。  早在贞元初年,孟郊献诗于国子祭酒包佶,称赞包佶的诗为“时吟五君咏,再举七子风”〔(3)〕,推重颜延之和建安七子,流露出对建安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向往。贞元六年(790),孟郊寓居苏州,与著名诗人韦应物唱和。在《赠苏州韦郎中使君》诗中,孟郊把韦应物比作建安诸子和谢灵运,明确提出以“雅正”为诗歌创作的准绳。其诗云:“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章句做雅正,江山益鲜明。苹萍一浪草,菰蒲片池荣。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4)〕孟郊倡言“雅正”,实际上与韩愈在散文方面倡导征圣宗教的文学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在宣扬儒家从《诗经》等经典中演绎出来的政治教化论。孟郊推重建安七子和谢灵运,主要也是对六朝的淫靡诗风不满,从中也可看出孟郊在诗歌创作上的基本观点。贞元十年(794)以后,孟郊继续强调“大雅”的诗教传统应该是诗歌创作的圭臬,要求诗人把讽谕时政得失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任务。其《出东门》云:“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5)〕《答友人》云:“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6)〕《答姚怤见寄》亦云:“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7)〕在《读张碧集》一诗中,孟郊标举“六义”、“国风”,明确地称赞张碧的诗歌是“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期待着统治者能够恢复儒家采诗观风的传统,有“采诗官”来收集张碧这些讽谕时政得失的作品〔(8)〕。孟郊的主张,直接启发了白居易,其元和初年所作《采诗以补察时政》一文和《采诗官》一诗完善了孟郊的观点。  从孟郊现存的全部作品来看,虽然大多数篇章是他自己贫困生活的记录和失意的哀叹,但他同时却一再告诫世人,他的诗歌并不是仅仅为了反映自己的窘迫和辛酸,而是有着强烈的政治教化目的。其《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云:“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9)〕《送淡公十二首》亦云:“兹焉激切句,非是等闲歌。”〔(10)〕孟郊也知道时人视其诗为“矫激”之作,他申辩说自己的诗乃有为而作,因意在讽谕才会形成“激切”的特点。如其《杀人不在边》、《感怀》、《伤春》等诗反映建中以来的战乱现实,痛伤百姓的流离失所,并讽刺“操弧者”的养寇自重;《审交》、《伤时》等感叹贫士孤立无援,谴责世态炎凉的小人;《连州吟》、《乱离》、《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执政者进行讽谏。孟郊这些作品,基本上是永贞以前创作的〔(11)〕,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12)〕的精神,对韩孟诗派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发展和创作的丰富,有着重大的影响。  贞元七年(791),孟郊入京结识韩愈,韩愈等立即为孟郊所倾倒。在推重孟郊的诗歌的同时,韩愈等诗人对儒家诗教传统表示了极大的崇敬和向往。韩愈《孟生诗》云:“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13)〕张籍《赠别孟郊》云:“君生浮俗间,立身如礼经。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14)〕刘言史《初下东周赠孟郊》诗亦云:“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15)〕韩愈文人集团在散文领域以复古宗经相号召,孟郊在诗歌领域尊崇《诗经》、倡言“雅正”的功利主义观点很快就得到韩愈的认同。元和元年(806),韩愈在《荐士》诗中,高度评价了孟郊的为人和诗歌成就,集中阐述了自己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其诗云:“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迤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16)〕韩愈不满六朝以来的淫靡诗风,他追溯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自然而然地提出以《诗经》来作为诗歌创作的范本。他推重汉魏古诗,视建安七子、鲍照、谢灵运、陈子昂、李白、杜甫为《诗经》以来的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批评六朝诗歌缺少汉魏古诗那种“气象”,缺少那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17)〕的建安风骨。韩愈在这里指责“等蝉噪”的齐梁诗歌,并不是韩愈诗歌主张的实质“不是言志而是抒情”,从而指责齐梁诗歌忽视了“情”的抒写〔(18)〕。韩愈认为齐梁诗歌“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主要是批评齐梁诗人只知道嘲风雪,弄花草,视野限于眼前狭小的生活圈子,以致于与社会政治现实完全脱节。所以,尽管韩孟诗派的“不平则鸣”的诗歌主张在实践中不尽同于儒家诗教传统,但在元和初年以前,特别是在主观意愿上,韩愈的诗歌思想中有着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他并不认为诗人只能用诗来“自鸣其不幸”;如果孟郊不是因“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他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用诗“鸣国家之盛”〔(19)〕,与社会密切相关,从而起到有助于教化的作用。  贞元年间,尽管韩愈诗中已开始流露出重主观尚怪奇的倾向,但他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抒写自己的抱负,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讽谕时政得失。他相继写出《古风》、《马厌谷》、《苦寒歌》、《汴州乱》、《赠张徐州莫辞酒》、《归彭城》等讽谕诗,对“马厌谷兮,士不厌糠兮;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20)〕的现实极为不满,指斥藩镇割据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请看工女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21)〕面对危机四伏的现实,韩愈在创作中积极地显示了当时人同此心的改革愿望。就个性而言,韩愈是一个鲠直而有些迂阔的书生,他不像元稹、白居易那样较多地接受了明哲保身的思想,懂得如何收敛锋芒等待时机。像大多数文人那样,韩愈的讽喻诗多作于政治上失意之时,因无力直接进谏执政者来参与政治,只好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讽谏。这种创作实践,丰富了韩愈的诗歌理论,其贞元十六年(800)所作《归彭城》一诗,准确地表达了韩愈对讽谕诗的看法。其诗云:“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言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22)〕诗中“刳肝”“沥血”之语,既表达了韩愈以诗为谏章、为民请命的决心和热诚,也说明韩愈要求讽谏诗必须情真意切,用鲜血和生命来创作。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韩愈认为讽谕诗应该是质朴无华的,以免削弱其批判力量。如果拿韩愈所说的“言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和白居易《新乐府序》中所说的“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23)〕相对照,其观点是完全相同的。这说明韩愈、孟郊与元稹、白居易等人在继承儒家诗教传统上并无两致,所以自然而然地对稗补时阙的讽谕诗也有相同的要求。  到了元和年间,随着元稹、白居易政治地位的提高和诗名的提高,元白诗派逐渐形成并以其功利主义文学思想指导其诗歌创作,使元和时期功利主义的诗歌思潮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在贞元年间大声疾呼倡言“雅正”的韩愈、孟郊,却因仕途一再受挫而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的重压和人生的失意。他们想到自己的苦苦追求毫无结果,依旧是名位未达,功业未就,愈增加了生命的短促、虚幻和无聊的痛苦。元和初年,韩愈孟郊各写了一组《秋怀》诗,抒写了诗人对人生对过去历史的苦闷而惶惑的反思。尽管韩孟对仕途尚有幻想:“尚须勉其顽,人事有朝请”〔(24)〕,但他们已从自己的政治生活中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25)〕;“古声久埋没,无由见真滥”〔(26)〕。由于所处的是这样的环境,他们已经看到迎面而来的只能是凄风冷雨,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和痛苦,他们不禁这样哀叹:“将死始前悔,前悔不可追”〔(27)〕;“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28)〕。韩孟对现实政治愈来愈难忍受,他们在这种进退失据的两难境地中徘徊游移,不断地承受着社会给予他们的一次次打击。随着岁月的流失,韩孟不再祈求用诗歌来“鸣国家之盛”,而是要用诗歌表现诗人在外部世界压迫下的痛苦和呻吟,韩孟开始渐渐脱离了当时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潮,距离儒家诗教传统越来越远,最终走向了尚怪奇重主观的诗歌思想,因而使韩孟诗派完成了向儒家诗教传统复归到对这一传统背离的转变。  尽管韩孟诗派在宪宗元和年间逐渐在创作中显示出背离当时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潮的倾向,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韩孟等人在此时期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时代风气的影响,也无法完全割断与自己过去历史的联系,一旦现实政治生活触动他们的心弦,他们仍会依照儒家诗教传统的要求创作讽谕诗来裨补时阙。如元和八年(813)孟郊写了《赠韩郎中愈二首》,对当时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骄奢淫逸无比愤怒,并告诫韩愈不要为追求官位而失掉节操。这本身就是一首意激言切的讽谕之作。再如元和九年(814),朝廷正在筹划收复淮西,韩愈历来主张巩固中央集权,削除藩镇割据,与李逢吉等纵容宦官和藩镇势力的作法针锋相对,李逢吉便借故将韩愈由中书舍人贬为右庶子,以打击力主收复淮西的裴度集团。韩愈降为闲官以后,对李逢吉集团的结党营私败坏朝政极为不满,接连写下《和侯协律咏笋》、《病鸱》、《嘲鲁子》等讽谕诗,揭露小人的忘恩负义,痛斥李逢吉集团的猖獗和对自己的诽谤陷害。  韩愈孟郊的政治讽谕诗,在元和时期的诗坛上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孟郊的五言古体讽谕诗,受到时人的推崇。李观云:“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两谢。”〔(29)〕李翱亦云:“郊之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30)〕韩愈的诗歌,虽说是规模宏大远远超过孟郊,但就政治讽刺诗而论,“元和己后,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31)〕,韩愈诗应该说与孟郊之“矫激”并无二致,与元稹白居易等人讽谕诗的意激言质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元和时期功利主义诗歌思潮的发展,韩孟诗派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元和时期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发展,既要注重元白诗派的功利主义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也要注重韩孟诗派的功利主义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这就是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1)(18) 罗宗强:《论唐贞元至元和年间尚怪奇重主观的诗歌思想》,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九辑。  (2) 程千帆:《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见《程千帆诗论选集》。  (3) 孟郊:《上包祭酒》,见《孟东野诗集》卷六。  (4) 《孟东野诗集》卷六。  (5) 《孟东野诗集》卷三。  (6)(7)(9) 《孟东野诗集》卷七。  (8) 《孟东野诗集》卷九《读张碧集》。  (10) 《孟东野诗集》卷八。  (11) 参阅华忱之:《孟郊年谱》,见《孟东野诗集》附录。  (12) 班固:《汉书·艺文志》。  (13)(22)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  (14) 《全唐诗》卷三八三。  (15) 《全唐诗》卷四六八。  (16)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  (17) 钟嵘:《诗品》。  (19) 《昌黎先生集》卷一九,《送孟东野序》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20) 韩愈:《马厌谷》,见《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  (21) 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见《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  (23) 《白居易集》卷三。  (24)(26)(28)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见《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  (25)(27) 孟郊:《秋怀十五首》,见《孟东野诗集》卷四。  (29) 李观:《上梁补阙荐孟郊崔宏礼书》,见《全唐文》卷五三四。  (30) 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见《李文公集》卷八。  (31) 李肇:《国史补》卷下。
韩愈、孟郊诗歌都以险怪著称,然"韩孟"的佛道诗各有独特的艺术风貌:韩诗尚"俗"和"实",孟诗则尚"雅"和"虚"。这种迥异的艺术风貌与"韩孟"各自的宗教观、审美情趣以及表现技巧密切相关。韩愈和孟郊,他们的诗歌创作共同构成了“韩孟”诗派以奇崛险怪为标志的主体特色。“韩孟”现存诗歌各三百多篇,孟郊比韩愈约多五十首。《全唐诗》“韩孟”名下存在着不少以佛陀、佛寺和道士、道观为题材的诗章

文章TAG:嘉木依性植是什么意思嘉木  木依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