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姬字要带什么姓比较好听呢

虞姬

姬字要带什么姓比较好听呢

2,扁鹊姬姓秦氏是姓姬还是姓秦

1.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2.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3.秦姓源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继承封地,食采于秦邑,他的子孙便以邑名为姓。这一秦姓,两汉时期非常活跃。另有一支秦姓,源自嬴姓,即秦始皇的祖先。 综上,神医扁鹊是源自姬姓的秦氏一脉

扁鹊姬姓秦氏是姓姬还是姓秦

3,姬姓是什么意思

华夏国姓
姓氏源流 姬(Jī)姓源出有二: 黄帝诞生在“姬”河边 1、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黄帝的儿子中有姬姓 2、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启、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黄帝。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姬姓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为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就姓姬。据《说文》记载,黄帝之所以以姬为姓,是由于当初居住在姬水的缘故,黄帝的嫡系子孙,世代以姬姓相沿袭,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
大部分的姓氏都起源于姬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

姬姓是什么意思

4,有哪些姓源于姬姓

源于姬姓的姓氏有,郑姓,常姓,程姓,卫姓,简姓。1,郑姓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 [2]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2,常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3,程姓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4,卫姓出自姬姓,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名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卫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5,简姓源于姬姓。简姓得姓始祖狐鞫居号续简伯,而狐氏为姬姓唐叔虞的分支。续简伯死后,其子孙因其谥号为姓,是为简姓。后裔自晋地徙居秦之涿郡,是为范阳简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姓
周、丰、王、妫、唐、孟、吴、杨等
姬姓主要演变成郑,常,程,卫,简,段,游,司,copy俞,狐,2113濮阳,石,宁,康,凌,鲁,季,祭,郎,施,汪,蒋,茅,展5261,柳,臧,周,丰,王,妫,唐,孟,吴,杨,晋,冀等姓,其中多以国为姓。也就是说,周朝4102册封的七十多个姬姓国,至少诞生了一百个以上的姓,具体数量无考1653。

5,百家姓中有多少姓氏来自姬姓 具体详细 先谢过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以及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国姓,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姬姓位于百家姓的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3]  一、姬姓来源  姬姓是八大古姓之一。黄帝本姓公孙,后因长期居于姬水,改姓为姬。历朝历代都有扬黄抑炎的倾向,加之尧、舜、禹、汤以及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宋、明等王朝帝王都是黄帝后裔,都繁衍不少姓氏,特别是周朝的分封制造成姓氏裂变,黄帝后裔大大多于炎帝后裔。有学者认为:藏族、蒙古族、匈奴人(含匈牙利人)、印第安人(亦称殷地安人)也是黄帝后裔,甚至有教授提出,释迦牟尼即是黄帝裔孙颛顼的化身。  姬姓主政的周朝是迄今寿祚最长的朝代,长达八百多年,分封的各类诸侯国多达1713个,到春秋初期尚有124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别,以姓氏的宗法分布开来,分封造成多氏,姬姓诸侯国除鲁公嫡长后裔继承姬姓之外,其余均改为他氏。正是由于姬姓直接或间接陆续改为众多的其他姓氏,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基”与“姬”音讳,专门下诏书强迫天下姬姓改为周氏,使姬姓骤降,至此周氏人口首次超过姬姓。不改周氏者,必然四处躲藏,这恐怕是当今姬姓人口不多,且大多分布于偏僻地域的主要原因。当今姬姓家谱大多记载为周公后裔。江西上饶等地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子姬颖所建赖国后裔,清朝时恢复为姬姓。
不可计数。百姓伪托皇亲姓氏,古已有之。亦不可信。
顾炎武《日知录》云:“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姓氏混而为一,原来出自姬姓的198个“氏”各自称姓,不在认为自己是姬氏,为姬姓改姓之祖。
《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也就是说这些姓氏都来自姬姓。

文章TAG:姬姓氏什么姬姓  姓氏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