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阴阳学说,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易经》八卦中的阴——阳爻一符号即代表阴阳。“一”是什么?可以理解为“源头”就是宇宙产生前的一种状态。易经的六十四种卦象,能够阐述说明世界上任何一种状态和事物。“道”是什么?就是自然界运行规律,一切事物都应按道的规律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哲学中的“辩证法”。

《易经》是怎样表示阴阳的?

《易经》是怎样表示阴阳的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太极划分两仪为阴阳,《易经》中是以抽象的符号“一”为阳爻,“——”为阴爻,以这阴阳二爻来代表阴阳两气的,万物的性能即由阴阳二气演化。易经中八卦是由阴阳爻符号组成,其中的八经卦(即三爻卦),就是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形成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

这八卦中的乾坎艮震四卦为阳卦,对应着坤离兑巽四卦为阴卦。乾坤两卦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宗,它们既对立,又互相统一,产生变化,生成万物。而坎离、艮兑、震巽各卦也是两两相对立却又相互统一的。由此而产生了阴阳学说观,即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极变阳,阳极变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等易学运用知识。

《易经》的阴阳观指的是什么?

《易经》的阴阳观指的是什么

《易经》中的阴阳学说,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易经》八卦中的阴——阳爻一符号即代表阴阳。阴阳学的观点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全在阴阳二气的运动,它所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是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系辞〉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艮、巽、离、兑为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生万物,万物都分为两性即阴阳。

阴阳在自然界事物的现象中,是有互相对立,也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没有阴,也就没有阳,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而存在的。阴阳的对立与统一,也正是一切事物的始终。由此说来,阴阳学说正是中华民族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间自然界的万物万象,归纳为阴阳两大类,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朴实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思想。

为什么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而不叫,一阴一阳谓之一?

为什么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而不叫,一阴一阳谓之一

“道”是什么?就是自然界运行规律,一切事物都应按道的规律运动,也可以理解为哲学中的“辩证法”。具体的体现就是“对立统一”。“一”是什么?可以理解为“源头”就是宇宙产生前的一种状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称那种状态为“太极”。是自然界原始、混沌的一种状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象生八卦。

用八个卦象,又演绎出八八六十四卦。易经的六十四种卦象,能够阐述说明世界上任何一种状态和事物。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把自然界划分为“阴“和“阳”两种属性,阴阳交融,此消彼长,即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一切依据“道”而运动,运动中阴阳平衡就是最佳的稳定状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违背了“道”,会受到"道"的惩罚。

说的直白些,食用野生动物就是违背了“道”,就会遭到“惩罚”。这里的阴阳,是相对的阴阳,不是一成不变。比如,男人属“阳”,是指在家里,到了单位,男人就有可能属“阴”,因为他在单位不是领导。领导面前,领导属阳,他就属阴;同理,女人在家里属阴,到单位就有可能属“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己身份不同,阴阳的属性会不断变化。

应该阳的时候,你阴了;应该阴的时候,你阳了,不能摆正自己位置,都违反“道”。所以就有了“才不得施”、“能不得使”、“职不得升”……因势利导,顺势认为,知己知彼,把握节奏,按照事物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具体体现。我理解:时间上,“一”出现在“道”的前面,先有“一”后有“道”,前后有别。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对我们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阴一阳,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换句话说: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包含着阴阳的关系。明白了阴阳,就会明白天底下所有的事物。对于阴阳,又当属《黄帝内经》讲得非常具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概括起来,阴阳的基本规律有:1.阴阳一体。2.阴阳互生。3.阴阳消长。4.阴阳转化。5.阴阳互补。6.阴阳吸斥等。以近期发生的杭州失踪女子遇害案为例,夫为阳、妻为阴,夫妻不和,意味着阴阳不平衡。夫杀妻,破坏了阴阳关系,那么就会家庭破碎,阴阳不在。所以,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讲,夫妻恩爱、包容对方,才会具备一阴一阳,这才是生存之道、和谐之道。


文章TAG:易经  阴私  告诫  易经什么叫阴私事  《易经》的告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