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整体规模变化不是特别大。大蒜每亩除了成本,好的年份每亩净利润12000元左右,行情不好的年份净利润也有3000元左右,比种小麦和玉米强多了。第二,红薯。以前我们开封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现在基本没有人种植了,因为太麻烦了。红薯粉欠都不好找了,粉条产量也供不应求,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价格虽然高,但是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就是提不起来,还是嫌太麻烦。

能预测一下今年的农村年景吗?

今年种辣椒怎么样

疫情之后,部分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尤其是前些日子的大范围春雪,以及近期的冰雹和倒春寒,引发人们对粮食危机的密切关注,甚至诱发了一波恐慌性的囤粮抢购。农村中有老人常说,2020年的年景不好,许多的农村俗语都已提前预言。那么,所谓的这些农村俗语真的可信吗?我们应不应该听信老人言呢?下面,我们详细剖析一下。

一:农村老人口中的关于农业年景的三个俗语(1)一年两个春,黄豆贵如金。2020年属于双春年,共有两个立春节气,一个在年初的正月十一,一个在岁尾的腊月二十二。一年两个春,在农村人看来,春脖子变长了,在寒冬腊月立春,会出现暖冬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尤其越冬害虫的基数增加以及倒春寒造成的霜冻,会促使黄豆减产,引发价格上涨。

当然,此处的黄豆是喻指,泛指更多的粮食品种,如水稻、玉米和小麦等。(2)2020年,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这句农村俗语中的二龙和十一牛,实际上为中国传统的计时历法中,将天干与地支随机搭配形成的。它以时间(天干)搭配属相(地支)来判定,于是就有了“二龙治水”和“十一牛耕田”的说法,通过动物数量判断农业收成。

老话说“龙多靠,龙少涝”,出现“二龙治水”,易生洪涝。出现“十一牛耕田”,代表耕种条件不甚理想,很可能出现粮食的欠收。(3)闰四月,吃树叶。今年不仅属于双春年,而且还闰四月,如今我们已经踏进四月的门槛里。“闰四月,吃树叶”是因为此时秋收已过很久,青黄不接,赶上闰月会导致春脖加长,推迟了春耕春种的时间,而相应的收割时间也会被延长,可能出现存粮吃尽,没有粮食吃,靠吞吃树叶生活的悲惨场面。

翻翻日历看,今年四月尽的时候,竟然都到了阳历的6月20号,这春可真是名副其实很长。 二:如何正确理解这三句农村俗语的含义在过去,由于种植水平的落后,人们大多靠天吃饭。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温度和雨水,都对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的害虫肆虐,有可能造成农粮减产。一次霜害低温,有可能形成颗粒无收,更别说干旱与洪涝,老天稍不留意,就能造成影响农民吃饭的问题。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种植  预测  推荐  预测2018种什么好  推荐2022年种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