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一个词概括《易经》中的阴阳?

阴阳的观点是用来阐述易道的,所谓:易道阴阳。即来之于易,则可用“易”概之。道为体,而易为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即是易,也为太极;二即是阴阳,三指三才,这里的三,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其实三就是阴阳相激相荡的状态,也即八卦里的四象,何为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也就是说,二生三就是阴阳相荡化生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的过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变化,第二次变化和第三次变化。如此,三才立,则万物生。这里的道是什么呢?道无形、无相亦无名,强名之以“道”,亦可用无极述之。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人创造出来的,其有概念范畴,而“道”无涯,超越概念。用有概念的文字能述尽“道”吗?只能强名之为“道”,取道字之义罢了,用易之阴阳演化“道”之作用而已。

“犯太岁”中的“太岁”究竟是什么?

这回呢,咱们说说太岁,唉,咱不是有句俗话吗,叫“太岁头上动土”,那意思呢,就是你自不量力,触犯那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儿或者是人。这句话呀,咱们常说,但是这太岁到底是什么呢,好多人说不清楚。有人说了,“我知道,之前电视里报道过,说是有人挖到过,唉,跟一大块肉似的,你剌下一块儿来,它还能长出来,说这就是太岁。

”有的人呢,还引经据典,说,“我看过《山海经》,那里边有描写,说它是‘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而且郭璞还给注解了呢,郭璞说‘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这不就是太岁吗?”这个呀,狗带嚼子-胡勒,《山海经》里确实有这样的描写,但人家可没说这就是太岁,《山海经》里边管这个东西叫“视肉”、“聚肉”或者是“肉芝”。

那《山海经》里确实出现过太岁这个词儿,但那是说天体的,唉,说天上的星星的。在古代呢,中国有一种历法,它是按照木星来制定的。这个木星呢,绕太阳一圈大概是12年,所以古人把管这木星呢,叫“岁星”。古人认为这岁星是掌管农业的星官,唉,咱们中国古代是农耕型社会吗,所以这岁星的地位是非常的高。可是这岁星,也就是这木星呀,是从西向东转,跟这太阳呀,月亮呀,他都反着,您看这太阳也好、月亮也好,包括那北斗七星,他都是从东往西转,所以咱们这个黄道十二宫也是从东往西排列,多说一句啊,咱们中国的这个黄道十二宫可不是那白羊座、双子座什么的,那是西方的。

咱们的黄道十二宫呀,又叫十二次,它跟那十二地支是相对应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戊己庚辛”,唉,十二地支。那这岁星的运转方向跟这黄道十二宫的运转方向反着怎么办呢?唉,古人也有办法,他假设了一颗星星,哈,本来没有,虚拟出一个不存在的星星,称为“岁阴”,又叫摄提、太阴或太岁。那它运行的方向呢,与岁星,也就是木星呀,正相反,从东向西,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行经一个星次,运行到某星次范围,就用“岁在某”来纪年。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八卦  十二支  伏羲  易经  原理  易经八卦十二支是什么  伏羲八卦的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