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具体是什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六月六,看谷绣。这是中原一带的农谚,如果地里未种夏收农作物(麦子,油菜等),便可种置春谷(春天播种的谷子),到了阴历六月初六,就可以看到地里谷苗可以吐穗了。当农民看到地里的谷苗吐穗时就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情格外兴奋!总想庆祝庆祝!便把这一天定为一个欢乐节日,也没有另外起节日的名字,俗称“六月六”。到了六月六,家家要改善生活,做些好吃的,全家欢庆那即将到来的秋收!吃什么呢?还有一个谚语:六月六,吃羊肉。
即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买羊肉吃。越到天热的日子越容易受凉,人们怕热,伏天爱吃冷食凉菜,受凉后胃难受,吃些羊肉暖暖胃很有必要,所以人们便将六月初六定为一个吃羊肉的节日。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不过节是不会吃白面和肉的,平时吃都吃不饱,以致天天盼过节,过节吃好饭!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整天盼过节吃好的了。
今天腊月初八是什么一个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呢?
今日是腊八节。腊八节即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起源于古人这一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习俗,但又有很多说法,概括说有以下几种:(1)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这一天修道成佛,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布施稀粥,故称腊八粥。 (2)起源于元末,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腊月初八这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腊八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便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3) 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4)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无粮食的民工被饿死在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大家都喝。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5)相传有老两口一辈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家业发达了,但儿子却不争气,败家败到无米下锅的地步,到了腊八这天,邻居接济他,煮了一锅“杂粮粥”。
文章TAG:节日 三个 是什么节日 其实是三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