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姓,目前还是有的,应不足千人,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山西、北京。(南梁邵陵王萧纶形象图,太史叔明靠精通三玄而闻名于世)4、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太史劭,浙江海宁人,绍兴二十七(1157年)进士,我在北京,确实不认识太史姓的朋友,但是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

1、太史叔明后代有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宋代三进士为啥找不到其后代?

太史叔明后代有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宋代三进士为啥找不到其后代

太史是一个官名,同时也是一个姓氏,这一姓氏得名主要来自于官位。西周、春秋时期,有人以祖上的官名“太史”为姓氏,太史主要掌管天文、历法、星像等;太史姓氏的另外一支则是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他的一支后人也以太史为姓氏,太史姓氏的名人有哪些?太史姓氏在古代是一个小姓氏,人口非常少,因此出的名人自然也比较少了,能够进入史册的名人也就六个人:1.太史敫(jiao)和他的女儿。

战国时期齐国人,燕国名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占了齐国70多座城池,齐国只剩下即墨(山东即墨)和莒州(今天山东莒县)这两个城池没有被攻下。齐王逃到莒州,被假意来帮助的楚国人杀了,他的太子田发涨逃到了莒州太史家做奴仆,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法章”,不敢再用“田”这个姓氏,太史敫的女儿对这个叫“法章”的奴仆很好,经常接济“法章”,暗生情愫。

《史记》记载:嬓女怜而善遇之,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与通。后齐国军队顺利击退燕国军队,到莒州接太子田法章复国接任齐国君主——齐襄王,齐襄王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儿到齐国都城成婚,并封为王后。作为父亲的太史敫知道自己女儿嫁给了齐襄王之后,非常生气,连招呼都不打,也不请示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因此终生不见自己的女儿,

(齐襄王剧照,他的王后是太史敫之女,生下了齐王田建)2、太史慈、太史亨父子。太史慈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东吴将领,祖籍是山东东莱人(今天山东龙口),太史慈曾经帮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军,并帮助孔融联合平原相刘备共同击败黄巾军,后来归于扬州刺史刘繇手下,与孙策对抗,被擒获后归降孙策。太史慈箭法出众,威名远扬,为孙权治理南方,对抗刘表的残余部队,

曹操曾经给太史慈一封信,信件中没有什么内容,而是一味中药“当归”,要北方人太史慈归顺曹操自己,遭到拒绝。太史慈最终由于水土不服或者疫病病重而死,死前留下名言: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太史慈的儿子太史亨在父亲去世后,由孙权抚养长大,并赐予官职。3、太史叔明,南朝梁国时期的名人,是东吴名将太史慈的后人。

他本人精通《老子》、《庄子》和《周易》,冠绝当时,因此很多人听他的讲学,南梁皇室的邵陵王萧纶非常欣赏他,他也经常追随萧纶。(南梁邵陵王萧纶形象图,太史叔明靠精通三玄而闻名于世)4、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太史章是浙江德清人,1088年宋哲宗时期的进士,1099年担任天台县知县。太史洵武,浙江嘉兴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

太史劭,浙江海宁人,绍兴二十七(1157年)进士。这是太史姓氏的名人,自从南梁太史叔明之后,宋朝出过三位进士,后人可能再也没有中进士的人了,为何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在史书中没有后代记载?有关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的后代在史书中没有找到记载的原因主要是他们三个人的记载来自于《四库全书》中《浙江通志》的记载,如果不是进士出身或者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记载进入一个省的通志里面的。

因此太史姓氏的后人没有在之后元、明、清三个朝代中中过进士的话,一般不会载入史册,进士是最低的门槛,不过可以在太史姓氏居住的州县查找《州、府志》或者《县志》,这一级别的史书有的可以查到中举人级别的人物,也许有太史姓氏的人存在于记载之中。根据2018年姓氏人口数量统计,太史姓氏排名在2945位,人口不足1000人,主要生活在山东、北京、辽宁等地,

2、中国还有太史姓吗?是怎样的情况?


文章TAG:太史  叔明  后代  太史姓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