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例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指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计划生育协会等。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是指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职责的事业单位。例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院、广播电视台、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产管理、园林设计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例如: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二)按照经费来源划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1.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
例如:学校。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款其列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数的事业单位。例如:医院。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决,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也可以称为企业化管理单位。
例如:出版社。四、事业单位的范围事业单位涉及许多行业,活动领域十分广泛。按照机构编制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包括以下25种类别:教育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勘探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标准计量、技术监督、质量检测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供销事业单位;房地产服务;城市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济监督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
编制是什么意思?行政编、事业编又有什么区别呢?待遇差别大吗?
何为编制?概言之,编制指组织体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方案或约束体系,一般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二者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第一,身份不同。行政编制,属于国家权力体系的工作人员,俗称公务员,也被老百姓们称之为“官”,例如地方政府的市长,局长,处长等。这些人的政治待遇及经济待遇是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的。
而事业编制,就不属于国家权力体系,例如具有公益性质的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广播电视局等,不是“官”的体系,其待遇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负责保障。第二,退休待遇不同。公务员通常退休待遇要高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2014年以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财政统一缴纳养老金。2015年后,财政就不对事业单位统缴养老金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了,养老金需要自己缴了。
文章TAG:事业 改革 方向 发展 事业篇是什么 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