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宇宙万物的生成是由天道、地道相互作用创始的。《易经》以乾、坤两卦为灵魂,揭示了天地生万物的宇宙秩序观《卦序传》是解读《易经》的“十翼”文章之一,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遵循秩序。《卦序传》上篇主要讲自然界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来说明乾坤两卦在宇宙万物中居于首位。
然后揭示万物生长的过程、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物极必反、相反相生的运动规律等。《卦序传》下篇主要揭示天地生人类和人伦秩序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从中可以看出,天地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也是宇宙万物秩序的主宰者。《易经》以乾、坤两卦为灵魂,揭示了遵循天地法则的宇宙人生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三句话,都是《易传》“十翼”文章里的,启发和引导人们遵循天地法则,学习天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光明正大、守时有序等精神,树立天人合一的宇宙人生观。
清华大学为何用《易经》二卦做校训?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1914年始,它便引导着无数清华学子奉行这种君子精神。它来源于《周易》前两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什么取这两卦中的后四字作为校训呢?这源于1914年梁启超访问清华时,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先提到英美的教育精神是养成国民的人格,应用到中国便是君子的人格了。
他说,明确君子的具体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认为周易的六十四卦中,五十三条中有言君子,不过乾坤二卦所说是其纲要。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而后便具体阐释并延伸了乾象、 坤象的卦意。根据乾卦,他说“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
他觉得人生在世犹如帆船航于海中,顺风还是逆风都因时而异,自己不能决定,所以不能等到顺风才扬帆,那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岸。而唯有自强不息、不避艰险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根据坤卦,他告诫学生们要像君子一般,待人接物要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就应该对自己施加高标准,惩罚严格,对别人要行低标准、要宽容。
文章TAG:易经 六十四 意味着 易经22卦意味着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