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应该是取自《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意思是多做好事的人家,必然会有多的吉庆之事,作恶的人家,一定有很多灾祸。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识观念的加强,人的名字也成了一门学问,周代时,取名不拘一格,崇尚质朴,甚至有很多奇怪的名字。

1、庆余年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庆余年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作为网络作家大神,猫腻身上有一种特质,喜欢这种特质的读者无比沉迷,不喜欢的读者不屑一顾,这个特质就是——文青病!猫腻喜欢在他的作品里植入他对世界的看法,喜欢把哲学、文学的思想和个人的领悟融化到书本里。比如《将夜》,他把儒家思想掰开揉碎撒进全书,这种文青习惯让有一定文史功底的读者大呼过瘾,也让不喜欢辞藻粉饰的读者看皱眉头,

《庆余年》的名字需要品位,需要咂摸,短短三个字其实包含了三种内涵。首先,来自《红楼梦》在电视剧《庆余年》里,主角开宗明义,点名庆余年就来自于《红楼梦》的判词“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前代为后代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

王熙凤接济刘姥姥为巧姐留了余庆,而叶轻眉在范闲出生之前的所做作为,也为范闲留了余庆,享受母亲的余庆,为隐藏主角叶轻眉立传,是《庆余年》的第一重含义。其次,来自“南庆国”故事发生的主要场合在架空历史的“南庆国”,范闲穿越时空而来,在庆国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在古文里,“余”就是“我”的意思,猫腻的书名可以理解,这是主角范闲写的一部自传,名字翻译成白话文是《我在庆国的日子》,

藏下自传隐意,表达文学青年的造诣,是《庆余年》名字的第二重含义。最后,来自主角感慨在原著中,主角范闲是一个重度肌无力患者,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身边人对自己的身体肆意的摆弄而无能为力,穿越时空后,范闲不但病症全无,而且武功高强、权势滔天,他曾跟范建说过,自己不想做奸臣也不想做忠臣,而是想做一名“权臣”。

事实上他的经历也证明了他的成功,皇帝由他指认,身边一妻一妾,天下权利财富尽数掌握手中,还有比这更好的结果吗?《庆余年》是主角的感慨,庆幸,也是庆祝自己余下的年华如此绚丽多彩,表达感慨抒发心情,是《庆余年》名字的第三重含义。当然,这些猜测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下宝贵意见,一起给猫腻加油,一起继续打卡电视剧版《庆余年》,

2、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时候,我知道我的爷爷有名也有字,当时特别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有两个名字?爷爷有两个名字,父母和我为什么只有一个名字?现在知道一点儿原因了,分享给大家。周代时,取名不拘一格,崇尚质朴,甚至有很多奇怪的名字,后稷的名字叫“弃”,因为他母亲把他丢弃了;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的名字竟然叫“黑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识观念的加强,人的名字也成了一门学问,

图片一:孔丘,字仲尼《社记》中说:“幼名、冠字。”《疏》上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仪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标志着成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许嫁,未许嫁叫“待字”,十五岁可以嫁人了,要举行及笄礼,也要取字。

字一般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图片二:李白,字太白《左传》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长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文章TAG:名字  余庆  余年  含义  余庆的名字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