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节日众多,有的延续至今,绵绵不绝。春节扫尘的风俗古而有之,据说是从自尧舜二帝的时候就有了,农事节日是指以农林渔猎等生产习俗为标志的节日,由岁时节令而产生的二十四节气大多为农事节日,我国民俗传统节日可大致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1、我国古代的节假日有哪些,都有什么来历?
我国古代的节日众多,有的延续至今,绵绵不绝。这些节日一般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节日”最初并非是“庆祝之日”之意,而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节气时令。我国古代农历中有二十四节气,平均每月有两个节气,而在这些节气中,有的是标志四季交替的“交节”,由于它们在岁时节令中的突出的位置,所以就液称为“节日”。
最早形成的重要节日有八个,简称为四立、二分、二至(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同时,古代的入们注意到月亮的变化,以月的朔望圆缺定出了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月朔为“上日”,又称“元日”,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成为一年的第一个节日,又如望日(十五日)月圆,故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称为上、中、下三元和八月十五一起定为节日,其中,上元(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个望日,后来发展为元宵节。
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以甲子干支排列日时的,这又出现了正月上辛(上旬的辛日),三月上巳(上旬的巳日)等等的节日,就这样,由古代历法年月日和节气时令结合构成的岁时,逐渐由于主产、生活、信仰活动的安排,发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并在长期的社会传承中形成为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我国民俗传统节日可大致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农事节日是指以农林渔猎等生产习俗为标志的节日,由岁时节令而产生的二十四节气大多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主要内容是供献天地、祭祀神灵、祭奠祖先亡灵、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等信仰习俗为标志的,这种节日占多数。如腊八节、清明节、祭灶等,纪念节日的主要目的不是祈神拜佛,而在于纪念。主要有寒食节、端午节等,庆贺节日是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要内容的节日。
2、春节的由来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主要有哪些习俗呢?
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春节的由来是怎么产生、什么时候的呢?都有哪些习俗呢?春节的起源春节也叫过年,据说在尧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过年了,有关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个叫“年”的妖怪,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有一壮士出现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尽,以换得百姓的安居乐业。
后来,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那么,中国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其实,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习俗千差万别。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的习俗的,那么我就一一道来,除尘布新:春节扫尘的风俗古而有之,据说是从自尧舜二帝的时候就有了。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家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总之,就是大大的扫除一切不洁之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现在国人守岁的方式已经变成了一家人相聚团圆,观看“春晚”守岁了,这也是新的守岁形式了,互赠贺卡: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文章TAG:节假日 节日 古代 来源 我国 节日的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