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元节,有的地方在十四日祭祖之因。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即是让恶者有一种敬畏,中元三天,已故亲人可以从地府走出,重回阳间来,所以,我们当地就有给亲人烧纸钱,放馒头,也有放河灯的,照亮亲人回家的路,在中元传统鬼节的习俗,大家寄希望于这三日祖人能够从酆都复出,来到人间“再食一回烟火”。

1、七月有鬼节为什么还会有七夕情人节?为什么在同一月?

七月有鬼节为什么还会有七夕情人节为什么在同一月

起源不一样:七月七起源:七月七是中国民间传说引起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时候基本上是消夏之际,而牛郎星和织女星恰恰在银河两边最近时候,因此定在农历七月七。七月十五起源:七月十五起源于古代秋收后继续活动,后来道教认为这一天会让阴曹地府鬼出来回家团圆,无论如何,就是祭奠祖先的意思,最后告诉你这个问题没有啥意义,原因很简单,正如过年和正月十五为啥都在正月一样,没啥,因为有起源导致他们一个月而已。

2、中元节为什么会有“鬼节”这样的说法?

道家三元:正月半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元,或直称七月半,俗称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已经入秋,肃杀之气盛行于天地,草木开始凋零,此时疫病为多,自古流传为鬼月,中元顺理成章就成了“鬼节”。中元节有打醮、放焰口(饿鬼口有火焰,放焰口即解脱饿鬼)的习俗,意即超度饿鬼,这个习俗源于六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所倡举。

道家对中元的观点见于《道经》,《道经》云: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旙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佛家的观点见于《盂兰盆经》,

《盂兰盆经》云:目连比丘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为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勒众僧,皆为施主咒愿七代父母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时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

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为尔可否?”佛言“大善”,故后代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果之形,极工巧之妙。到了宋代,又有所增加,《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卖冥器彩衣。以竹斫三脚如灯窝状,亦谓之盂兰盆,挂冥钱衣服在上焚之,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梁录》云: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

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家。市卖冥衣,亦有卖转明菜花花油饼酸馅沙馅乳糕丰糕之类,卖麻谷窠儿者,以此祭祖宗,寓预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宗者,谓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禁中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税务厅设斛,以享江海鬼神。

除了打醮,祭祖、扫墓、放江灯诸事风行开来,此外,各地风俗各异。如山东荣成:祭祖以饽饽、肴馔、水果等物为祭品,犹不可缺者为西瓜,晚间致祭,将西瓜切成无数芽,名曰西瓜山。祭毕合家分食,江苏宜兴:祭祖时祭品用为应时物品。惟有两种特别的:一为西瓜,要红瓤的;一为茄饼,用麦粉或糯米粉制成,形如半月,馅用青菜或豆沙糖,另取茄子柄,剥去外皮插于饼的一端,故名曰茄饼,

江苏仪征:街道大兴盂兰盆会。街前后扎灯牌楼,前摆斗香架,后设焰口台,中间布幔,下悬各色粗细灯,其新颖者,则西瓜灯,番瓜灯,雕镂而成,极其精巧。江西吉安:居民无论贫富,咸备佳馔祀祖先,且焚化纸锭,折锭忌孕妇,忌晚间,传孕妇折锭,焚化后鬼举之不动。请僧人放焰口,置包子水果,法事之后将包子向下掷,众皆相争,

3、为什么会有中元节呢?


文章TAG:有鬼  为什么有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