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我们只要把阴阳的问题弄清了,认识与解决中医具体问题的方向就会明确。关于阴阳的认知,唐校长认为,可以先从《黄帝内经》两处经文入手。一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唐校长认为,从《黄帝内经》两处经文入手,可以提取两个重要信息。其一,天地万物包括生命在内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一切事物的生杀变化就是阴阳的生杀变化;其二,天地万物包括生命在内的阴阳活动不管分多少方面、多少层次,经过系统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后,最终的结果将会以“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呈现出来。阴阳的定义和本质到底是什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这些说法,不是阴阳的定义。道是道,纲纪是纲纪,父母是父母,本始是本始,神明之府是神明之府。包括唐校长在内的各路中医大神,谁能告诉包括我在内的诸多质疑者,阴阳定义和本质到底是什么?一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种描述,依然没有把阴阳的定义和本质描绘出来。
包括唐校长在内的各路中医大神,谁能告诉包括我在内的诸多质疑者,阴阳定义和本质到底是什么?小编始终认为,中医始终没有把阴阳到底是什么搞清楚!唐校长关于阴阳定义和本质的神解释唐校长认为,天地万物包括生命在内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一切事物的生杀变化就是阴阳的生杀变化;唐校长认为,天地万物包括生命在内的阴阳活动不管分多少方面、多少层次,经过系统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后,最终的结果将会以“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呈现出来。
应该说,这是小编见过的最郑重其事的阴阳本质解释。然而,小编不能认同唐校长的这番解释。小编对阴阳的一系列质疑既然天地万物包括生命体在内,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请唐校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阴阳是不是天地万物之一?阴阳的阴阳是什么?阴阳自身的生杀变化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如果回答不了,就意味着阴阳不是万物?也就意味着阴阳不是万物的对立统一体。
2、阴阳是不是物质?如果不是物质,是什么?如果是意识,那么,很显然,万事万物并不都存在意识;如果是物质,其形态是什么?固态?液态?气态?轻重、速率、频率等等计量单位有没有?有没有质量?占不占空间?请正面回答。3、万事万物包括生命在内,最终的结果将会以“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呈现出来。请问唐校长,单性繁殖的植物、人物怎么个“一阴一阳”?请问唐校长,基因如何一阴一阳?请问唐校长,中子如何一阴一阳?请问唐校长,克莱因瓶如何一阴一阳?请问唐校长,莫比乌斯环如何一阴一阳?俗话说,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
切脉时的三根手指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原理?
把脉是中医上常用的诊病方法,具体来讲,分为切脉和候脉。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医在进行切诊时,只用三根手指头,而至于为什么要用三根,而不是二根或者是四根,很多人可能就不知所以然了。其实,这三根手指是和人体的三焦是对应的,在中医上,把人体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这也是中医学上常说的三焦。用三个手指头进行号脉,每个手指头其实分别代表着机体的一个部分,食指通常代表的是上焦,中指代表中焦,而无名指则代表下焦。
与号脉诊病类似,看舌头诊疗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机体的舌头从舌头尖往舌头根,中医上也习惯把其分成三部分,舌尖、舌中、舌根,分别代表的是人体的上焦、中焦和下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号脉的时候,应当要保持食指在前,从前往后,在中医分别称作寸部、关部、尺部,分别代表的是机体的上焦、中焦、下焦。此外,左右手号脉其实也存在有一定的区别,左手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心、肝、肾,而右手则分别代表的是肺、脾和肾等器官。
通过上述的简述,相信大家对于这一问题应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仅仅通过切脉,其实是不可以确诊患者病情的,与此同时还要配合望、闻、问等诊断方式的,才能更好进行诊断。指导专家:陈宝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沧州市人民医院国医馆。擅长:在肿瘤中医治疗、临床常见内科、妇科等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
文章TAG:五根 小手指 乾坤 之道 阴阳 手指阴阳代表什么意思 五根小手指中的乾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