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一种阳历。比如我每天都观察太阳,今天是正午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一天,然后每365天太阳又到了这个状态,于是我就制定历法,一年是365天,这就算是阳历,阳历的“月”是没有天文意义的,仅仅为了方便(12月22号总比第356天好用吧),所以阳历才会有其他月至少30天、2月28天或29天这种奇葩——这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典故,这里就不说了,但起码说明阳历的月确实无所谓…另外要说的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并不是整数天(现代精确的数据是365.24219天,古代不可能这么精确,但总在慢慢改进),那么总以365天为1年的话误差会越来越大,几百年以后的12月22号就成了夏天了,这显然不行,但是我们的年也不能不取整数天,譬如今天的5点48之前是2017年、之后是2018年。

1、农历是怎么来的?

农历是怎么来的

人类观察世界,感受自然,外界变化如风雨,阴晴,没有规律,而日月星辰运行有规律可寻循。而且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完全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进行。太阳出落为1日,太阳在天空运行一周是一年,人们发现一年的时间太长,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点。正好天空有一轮明月,它圆缺分界非常明显,圆缺一个周期是一月,人们的生活规律并不受月亮的圆缺规律影响。

2、中国的阴历是怎么来的?

你好,我是王者讲堂小7,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喜欢请关注我!阴历则是按在地球上观察月相的方法定历法,现对比较好理解一点,所以阳历的问题就是地球整整绕太阳一圈的问题,只要在同一位置就是一年,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年”的概念是在“日”上建立起来的,是没有“月”这回事的。而阴历呢,月相一个周期则为一个月,“月”的概念在“日”上建立起来,和“年”没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阳历没有“月”,阴历没有“年”。当然这是帮助理解,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阳历把一年分12个月,而阴历把12个月加为一年。下面在说说我们中国现在用的三种历法:公历、阴历、农历公历是一种阳历,是西方人用的,名字叫格里高利历,经过多次改良,我国在辛亥革命后一直沿用至今,我们口里的阴历就是我国传统历法(名字叫阴历,其实是阴历的一种),不好意思,没人取名,现在用的叫紫金历是一种阴历,不信你可以看看,每月的十五十六月亮都是圆的。

农历,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一种阳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气”这个神奇的概念,这个“气”控制世间一切物质规律,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定时,要命的是还被我们老祖宗不小心发现了。所以农历以指导农时为基础便发展起来了,所以它开始既没有“月”也没有“年”,全是自然景象什么冷啊(大寒、小寒),热啊(大暑、小暑),下雨啦(雨水),一类的,

当然这是最开始,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发现这个和太阳有关系(万物生长靠太阳),就相当于将其定在了阳历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农历是阳历。农历游离阴历外,所以再三强调,不要将农历和阴历混为一谈!!!后来为了适合农历的广泛应用,将农历编入阴历里,就成了阴阳合历(说白了就是古代人民用阴历的时候可以知道节气,。)实际上农历和阴历还是没有啥关系的,

3、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西历”。我国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叫做“新历”,“公历”原为公元前46年罗儒略.恺撒始创,故此又称“儒略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历高利十三世命人对“儒略历”加以修订,从而成为之“公历”,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通用,我国也自民国元年开始采用此历,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纪元年之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旧历”,也称为“农历”。“太阴历”历史上共有四种:秦建亥,即以现行的阴历十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周建子,即以现行阴历十一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商建丑,即以现行阴历十二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夏建寅,即是现行的阴历,以寅月第一日为正月初一,

因现行的阴历是夏朝采用正月建寅的太阴历,故又名为“夏历”。相传,我国古代太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挠作甲子,太昊氏设正历,颛顼氏作新历帝尧氏命羲和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润月定四时成岁,与近世推算回归年略等,夏后氏颁夏时,从而为我国正朔之唯一标准,“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即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


文章TAG:农历是阳历是怎么来的  农历  阳历  农历是阳历是怎么来的  农历是怎么来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