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场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对决,现场坐满了8000名观众,其中包括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皇后。20岁的法国姑娘赢得了胜利,比分为10-8/4-6/9-7。全世界都震惊了,让他们惊讶的包括她所展现出的网球天赋,还有她的装束——当对手拖着笨重的长裙,和空气阻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作斗争时,穿着无袖上衣、短及小腿的百褶裙的苏珊却像一只百灵鸟一样在草地上自由飞奔。

“球场上的裸腿之战”,媒体们争相报道这一盛况。再见了法兰绒和毛呢哔叽,它们只能停留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里了,就像《校园疑云》或者《蓝色特快上的秘密》里所描写的那样。苏珊-朗格伦打开了网球世界女性解放的大门,在被一些卫道士们口诛笔伐的同时,她也成为潮流人士的缪斯女神。在一场“标准的朗格伦式比赛”中,她会涂着红色的唇膏登场,肩膀上披着皮草;在局和局之间,她甚至有时间抿一口白兰地干邑。

在场外,则会参加时尚杂志的派对,在名流云集的场合现身。“女神(La Divine )”,所有对网球有所认知的人,提到她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用上这个词。1926年,《Vogue》杂志邀请苏珊-朗格伦进行采访和拍摄。当时她已经拿到了6座温网冠军奖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运动员,同时也是时尚界的宠儿。在解释为什么会为她做一期专题的时候,该杂志写道:“她的穿着既时髦又自由,同时还兼具舒适感,而那些简单的线条则配得上‘精妙绝伦’这四个字。

”她征服了法国,也征服了一位叫做让-巴杜的服装设计师。后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他创立了发表会前邀请新闻人士预先观赏的惯例,Jean Paul Gaultier在出道之前曾经做过他的助手。他为苏珊-朗格伦定制了比赛服,对她所代表的运动气质赞不绝口。“一夜之间,巴黎四分之三的时尚都来源于运动了。

”《Vogue》杂志写道,“这些新的时尚形象被定位于年轻运动女性的胜利,每一个人都拥有如下的特质:聪明、有学问、具有创造精神。”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发生在100年前,那个大多数女性还被禁锢在厨房和起居室的时代,能够投身社会本身就需要勇气。更何况,还要成为偶像,高举起自我解放的大旗。所以,在《华盛顿邮报》记者迈克尔-罗森沃德看来,在竞技和文化层面,苏珊-朗格伦算得上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威廉姆斯姐妹的前辈——后者以黑人运动员的形象投身网球事业,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满贯奖杯,在反种族歧视和争取女性权益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纵观整个网球史,仍然没有人比苏珊-朗格伦更“苏珊-朗格伦”了。她拿到了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女单金牌,和搭档马库斯-德库吉斯联手拿到混双冠军,还和伊丽莎白-达扬一起获得女双铜牌。从1919年到1926年,她拿到两次法网(1925、1926)、6次温网(1919-1923、1925)女单冠军;同时,她还包揽了上述赛事的女双冠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苏珊  美女  非洲  第一  国家  苏珊是什么国家的  非洲第一美女苏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