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库房里取出一片龟甲来,然后怎么整。中国较为完整的占卜制度出现在殷商时期,为了获得神的指示,巫术活动逐渐演化成占卜制度,总之,龟甲要用于占卜,得先把龟杀掉,内脏掏空,预言完了,得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上龟甲,到这时候,光滑平整的龟甲可以算做合格的占卜材料了。
1、古人是如何用龟甲进行占卜的?怎么解读卜甲卜骨?
甲骨文,材料既有龟甲,也有牛、鹿、马、猪、羊等兽骨。既然只问龟甲,兽骨我就不说了,要用龟甲占卜,先得有龟。商王朝怎样获得龟甲?当时北方不产龟,主要是靠南方长江流域的各诸侯方国进贡,不少卜辞是关于问南方有没有龟可进贡的,《尚书》、《诗经》、《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南方贡龟的记载。有了龟,得杀龟,《周礼》有一句话,“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攻龟是杀龟,也有人认为取龟才是杀龟,攻龟是在整治龟甲。
总之,龟甲要用于占卜,得先把龟杀掉,内脏掏空,龟甲是背甲和腹甲连在一起的,杀龟之后,需要锯开。龟前后脚之间的甲桥留在腹甲上,再把外缘锯掉,背甲从中脊锯成两半。龟甲上的胶质鳞片得刮掉,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也稍微磨一下,挫一下,打磨得圆润一点,留着正式时候用。到这时候,光滑平整的龟甲可以算做合格的占卜材料了,
好了,这一天,国君要打仗,得打个卦。到库房里取出一片龟甲来,然后怎么整?直接烧?错了,得先用锥子或凿子在龟甲上钻眼。少的几个,多的几十上百个,锥子扎的眼是圆形的,凿子凿的眼是椭圆形的。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可以通过这些小孔的形状和位置判断这块甲骨上面的字大致是在商王朝的哪个时期刻的,很了不起,钻眼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龟甲变薄,灼烧的时候容易裂开。
怎么个灼烧法?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不是放在火上烤,而是用点燃的硬木枝去灼钻出的那些小孔,这样一灼,龟甲就伴随着“bobo”的声音而裂出一条条纹路了。这些纹路,就是占卜师孜孜以求的神的启示,根据它们的走向、长短、多少,占卜师对国家大事做出吉或凶的预言。预言完了,得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上龟甲,那叫卜辞。刻刀一般是青铜做成的,很容易就能刻上,
2、古人是如何占卜的?真是用火烧龟甲吗?
谢汉语的呼唤师友邀答!古人是如何占卜的?真是用火烧龟甲吗?原始的占卜起源于巫术。巫术起源于人们对未认知的自然界神秘事物的崇拜,古人认为,天人合一,自然界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它未认知的生物和人类氏族有某种血缘关系,那种动物,植物或生物就逐渐演化成该氏族的保护神而形成图腾,从而形成图腾崇拜。对图腾的崇拜活动又形成神秘,对神秘的敬畏,巫术成为人与神秘图腾崇拜的神之间沟通的媒介,
为了获得神的指示,巫术活动逐渐演化成占卜制度。中国较为完整的占卜制度出现在殷商时期,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片,其中大都是记载当时占卜卜辞的卜骨。除了有龟甲外,还有其它动物骨,龟甲用腹甲,动物骨用肩胛骨和胫骨。所谓“卜”,就是把龟腹甲或其他动物的肩胛骨或胫骨放在火中灼烧,龟腹甲或其它动物肩胛骨或胫骨在火中灼烧到一定程度后,骨或甲上就会炸裂出不同的裂纹,巫卜师便以甲或骨上的裂纹为“兆”,断所卜事情的吉凶。
这种巫卜的程序相当繁琐,据《殷墟书契考释》记载:其卜法,则消治甲骨甚平滑,于此或凿焉,或钻焉,或即钻而又凿焉。龟甲皆凿,骨则钻者十之一二,凿者十之八九,既钻而又凿者二十之一耳,此既《诗》与《礼》谓“契”也,既“契”,乃“灼”于契处以致“坼”,灼于里则坼见于表,先为直坼,而后出岐坼,此即所谓“兆”也。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用来做卜器的甲或骨,巫师先要用工具磨平(消治平滑),然后龟甲再凿,兽骨再钻,或同时又凿又钻的进行加工成卜器(谓契)。
文章TAG:占卜怎么 占卜 古人 占卜怎么 古人是如何占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