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是名叫做众缘和合的现象

须菩提,众缘和合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没有也本来不可说的一种现象

是名叫做众缘和合的现象

2,因缘聚合是什么意思

因缘分在一起
没看懂什么意思?

因缘聚合是什么意思

3,三世因缘和合圆满什么意思

你好!就是两个人做了三辈子的夫妻了,在一起非常的合适。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三世因缘和合圆满什么意思

4,因缘果成的意思请大家解答

因是一粒种子,缘是阳光、雨露、风……一切成长必需的条件,当因缘和合的时候,果必然就会成熟。因果是宇宙世界的真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明白因果就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

5,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是什么意思呢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佛经上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缘起,具体意思是"诸法由因缘而起"。因缘,就是能产生结果的原因。在因果中起主要的、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鸠摩罗什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还有一种区分:"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缘也。"但在佛教中,有时"因"和"缘"合并称为"因";有时又合并称为"缘",如刚才说"缘起论",缘字就当"因缘"讲。还有时,"因"和"缘"相互替用。"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说任何事物、现象,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条件,才生起的。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上,不是刻着一首"缘起偈"吗?"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教中,"缘起"还有一个定义:"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这表明了异时和同时的互存关系,在佛法中都是因果关系。有时一因多果,有时多因一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无绝对的果。一切事物都处在这种时间上,空间上的竖的、横的因果关系的编织之中。缘分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摸不着,看不见,猜不透。很多的机缘巧合是无法说清楚的。你也许在无意中遇见了某人,在无缘无故中会心系某人,毫无原由地牵挂他(她),说不清、道不明地心中引起无尽的相思。这一切的不经意,却让人感觉到冥冥中确实有一股力量存在,心不信缘,身却深深陷落在情缘之中不能自拔。缘本天定,强求无用。缘起、缘灭、缘聚、缘散都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命运的多变让我们无所适从。人世际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有些人曾经与你心心相印,也曾经相携相扶,后来随着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那缘分也就由浓而淡,由淡而终至于无了。很多的情缘是不随人愿。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缘。人世际间的分分合合,在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有缘无分,源头水尾难以相见;有情无缘,行色匆匆远隔天涯;这都是很痛苦的事。可人生就有着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便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选择了爱是因为缘,而选择了不爱却也是为了缘,生命如此,生活亦如此。“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彩云.....”世间事不是每段缘都能成真,不是每个美丽的开始都有美丽丰满的结局。这既无道理可言,也无结局可言,所以人生就有了那么多的痛与悲,苦与伤。
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是说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与它周围有关的事物或现象互相关联、互为条件、相依共生、相互依存的,这就叫做“诸法因缘生”;如果离开了这种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这就叫做“缘谢法还灭”。因缘,简单地说,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谢,即构成因缘的关系和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没有一件一件和现象不依赖其它事物而独立存在,这一客观真理,就是佛法的缘起论。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首偈被成为法身舍利偈,古德将它雕刻在佛塔中,作为镇塔之宝。偈中“吾师大沙门”是指释迦牟尼,沙门二字,简单的意译,就是出家修道者。 为什么称它为“法身舍利偈”呢?因为这首偈代表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比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人生万有事物的总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之为法印,就是从缘起论中得出的,这首偈就是缘起论浓缩而成,故称之为“法身舍利偈”。

6,能否白话解释一下金刚经里面说的一合相的意思

金刚经讲录(选) 道源法师讲述 基隆市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尊者是深解义趣的人,如来所说的道理,他都能解悟到,所以不等佛说世界相空,须菩提自己就解释了: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也是诸法之一种,诸法因缘和合,空无自性,所以世界也是假相而已,即非世界。世界由各种因缘条件的聚合而成为世界的假相,既然是假相,就没有自体、自性,因此世界本身,当体即空;只是因缘条件集合的假相而已,由微尘积聚和合成为世界,由一个一个世界,连锁形成三千大千世界;因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名,就依著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假相而立,是名世界。他本身没有真实之体,是个假名世界。虽是假名的世界,但是并不碍于因缘和合之假相的形成。因为世界不是实有自体,所以才能把他碎为微尘。微尘也没有一多之相的自体,要是微尘实有自体,又怎么能把他合起来,成为一个世界呢?世界是一的相,微尘是多的相,这个经文是按新眼疏分科,叫做依报无住,是依照程序,顺著前面的经文讲到这里。如来的应化身有来有去,在法身理体上并没有来没有去。如来他有三个身,法身、报身、化身;虽分出三个身,但是呢?他是非一非异的。如来的身并不是一个身,一个身怎么能分出三个身呢?虽分出三个身,身虽有异,并不差别,化身不离报身,报身不离法身,因此说如来这三个身,非一非异。这个世界与微尘也是非一非多,世界不是一的相,要是一的相,怎么能碎成微尘多的相呢?微尘不是多的相,要是多的相,怎么能合成一的世界呢?这就证明了微尘世界都无自体自相,才能成为因缘和合相。如果在因缘和合相上讲,世界、微尘,都是假名的安立,找不到他们的自体自相,只能说他是非一非多的因缘和合相。下面再转入更微细的解释: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世界不是实有的,假如是实有,世界就成了一合相。一合相怎么解释呢?心印疏上消文解释一合相I一者,不二不异,叫做一;不二叫一,差别之相,叫异。不离不散叫做合。怎么样才叫做合的相呢?合者,就是你把他分离,把他散开,他也不离也不散开,这叫做合。所谓:一合相就是不二不异,不离不散的相,称之为一合相。所以这个世界不是一合相因为世界能分离散开成微尘,如经文所说: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这就证明这个世界不是一合相。何以故?世界要是一,就不能分成多(碎为微尘),既然能分成多就是有离有散,都不叫合。所以说:若世界实有,那就成了一合相了。既然能把他碎成微尘,他就不是一合相。这句就是反过来证明世界不是实有的。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众生都执著世界有个一合相,但是如来说的一合相,当体即空,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句若按二谛的道理讲,假名为一合相,要按三谛讲,他是中道第一义谛的一合相。 须菩提说到了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句话时,世尊就接著说: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一合相这个名相是不可以说的,为什么呢?他是假名之相。为什么要说呢?因为凡夫众生他贪著其事,不得不叫他观空。我们凡夫执著每一种法,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讲世界,讲依报,讲正报,讲我们的身体,也是认为是一合相。 我们众生起我执,把这个身体执著为有的,众生没有智慧,他就把这身体当做我的身体。他认为这个身体是实实在在有我的。他不晓得这一合相,即非一合相的道理。这个身体原本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那里有个实实在在的身体是你的呢?再讲到我们的心,我们所执著的这个我,如果光有一个身体,就不会生起有个我这个执著;为何会生起有个我呢?因为里面还有个心,由这个心来执著有个我。因此就在心上分别六尘缘影,现在要把这个分别的心相空掉,因为这个分别执著的心就是妄想心,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自体。他只是六尘缘影的幻相,因为我们的妄想心生心动念,攀缘六尘,才会在心里面落下六尘的影子;究竟的分析起来,妄想心只是六尘缘影的分别幻想而已,没有实实在在的自体。我们学佛法,闻到了佛法后,就要用心思惟,思惟,就是坐下来观想,观照我们的心是什么东西?除了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没有个心,想来想去都是在攀缘六尘境界。所以说,这个心,他没有个本体,没有个自性。因此凡夫执著的我,内而妄想心,外而身体,都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一合相,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用般若妙慧一观照,这样,心也空,身也空,这个我就空了。所以外面的世界也不能执著为实,为什么呢?因为世界能碎为微尘,而世界是众微尘因缘和合而成的,因此你不可以把他执为有实体之相。但凡夫执著得厉害,凡夫的心量小,外面的境界也就小,三千大千世界,他还不知道有这样大的范围,他还不会动念去执著他,他所执著的是他个人的依报。比方社会上的人,他有两间房子,他就认为实实在在是我所有的,他执著这是他的家产,他执著得厉害;别人来侵占他的房子,他就要跟他拼命和打架;不但别人来侵占,他要反抗,就是他自己亲兄弟分家分不公平,他也要拼命打架,为了家产,早就把亲兄弟,同是一个父母生的这种同胞手足之情给忘记了,这就是凡夫的愚痴、颠倒。他不晓得世间没有实体可得,他被如幻如化的世间假相蒙骗了,自己都不觉醒,所以才生生世世被粘住在六尘境上,轮回六道,生死不休,不能跳出来。因为他不了解,世间是如幻不实的世间,只不过是假相的幻有而已,他不懂这个道理,才会被迷惑,才会执著个人的依报,这就是众生愚痴颠倒。所以你要得到自在,成为一个解脱的智者,你一定要把如幻不实的依报观空,把这个颠倒执著的妄想攀缘心观空,你才能得到无诤的智慧,你才能成为一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菩萨。一合相是实相之相,他是一个实际的理相,非空非有,故不可说;但凡夫之人执著取相,故贪著其事,以为实有一合相。因为众生颠倒,我们要讲给众生听,不得不说这个一合相,因为凡夫贪著其事,贪著这个一合相的事,执著器界实有,执著世间实有,执著「身体为我,执著「妄想心为我,执著这些都有一个实实在在之体,你执著这个一合相实有,则有所得,有所得则落入执著。因此要以离相的智慧才能降伏妄心;妄想心一降伏,真心就自然安住了。为了引导众生,出离对一合相的执著,假藉了世界微尘之间的关系,才描述出一合相的本来面目,让众生不去住著这个假相的依报,达成离相降心,住心无住。的目的。世界碎成微尘,微尘合成世界,没有个一,没有个合,假设是一怎么能分得开呢?无二无异才叫一呀!假设是合,怎么能分得开呢?不离不散才叫合呀!能把世界碎成微尘,就不是一不是合,实有其体才是一合相呀!这样一分析就了解,世界微尘并非实有其体,既然没有实体,你就不应生起执著实有其体的颠倒心;不生执著,你就能观空了,能观空就能不取相住著了,你再进一步的学更入高深一层的佛法,学到实教大乘上去,再把他合到中道第一义谛上去,怎么合呢?心印疏上解释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唯心所变,唯识所现;一切法都是唯心所变,唯识所现。你合到唯心、唯识上,就能观到中道第一义谛上去了。

文章TAG:因缘和合  解释  名叫  叫做  因缘和合的解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