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四季节气,天气为什么有四季节呢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3-06-18 07:20:37
1,天气为什么有四季节呢
因为地球一直绕着太阳公转 因为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的 而是椭圆 所以离太阳忽近忽远 所以有了 四季
2,天气为什么有四季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周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地球在绕太阳斜着转,当然太阳射到地球的某一区域的情况就不会一直不变,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也就是“四季”
网友见解: 由于地球的运动有着自转和公转,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造成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寒暑变迁。但是,这种寒暑的变迁并不是由于日地距离的远近这种微小(约500&127;万千米)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不同季节时太阳对地面直射还是斜射以及日照时间的长短而造成的。对于我们,即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人们而言,“夏至”前后,中午时阳光几乎垂直地照射地面,而“冬至”前后,中午时阳光则十分倾斜地射向地面。而照射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大地接收热量的多少,从而造成了气温的高低。此外,“夏至”前后,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很长,这种昼长夜短的情况使地面处于长时间光照之中,更加剧地面气温的升高;相反,在“冬至”前后,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甚短,这种昼短夜长的局面更加剧了地面的降温。于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便形成了。至于“春分”和“秋分”前后,太阳照射的角度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而且太阳从正东附近升起,正西附近下落,昼夜长短相近,这种情况也介于“夏至”和“冬至”前后之间,于是便形成了春季和秋季。
正是由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和日照时间的长短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这两种因素则是由于地球既在自转又在公转而造成的。
3,为什么会有四个节气
春夏秋冬的来历? 其名称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有关。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春夏秋冬的来历共工是个喜怒无常非常霸道的水神,他总想独霸世界,主宰天地。火神祝融性情暴烈,残酷无情,也是个想独霸天地的野心家。 有一次,共工遇见祝融,水火不容,便动起武来。共工为了战胜祝融,邀他的两个臣子相柳、浮游和他的儿子一同参战。他们坐着一只大木筏,兴风鼓浪,耀武扬威地向岸上祝融进攻。祝融看共工人多,暗使巧计,假装败退,把共工一伙引上岸来,立刻口吐烈火,把相柳、浮游都烧死了。共工的儿子被祝融刀劈两半。共工又羞又恼,发起狂来,把头往西北方不周山撞去,不周山被撞断了。 天是由四根撑天柱支着哩,两北角顶天柱一断,天塌了个大窟窿。世界变成了地狱。 天神女娲为了挽救子孙,站在大地中央,四周一看,想了个补天的好办法。她在山上拣了好多五色石,炼成石浆,把天的窟窿又补着了,又杀死了许多吃人的猛兽,人类得到了解救。 残破的天虽被补好了,但与从前不尽一样。从此天往西北方倾斜,日月星辰都往那个方向流去。由于日月星辰的运行,大地上才有了春夏秋冬各四季和昼夜的区分。 用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来区分季节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4,为什么天气会有四个季节
四季的成因1. 地球上最亮的地区是阳光直射的地方,例如: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斜射的地区较暗,尤其是斜射角越大的地方,光线越弱,例如:南、北极。 2.受到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的影响,地球受阳光直射的区域会不同,温度也随之变化,因而形成四季。 3.阳光直射赤道时,赤道附近最热,离赤道越远的地方,阳光斜射的角度越大,气温越低。此时北半球离赤道有一点距离,是春天 4. 阳光直射赤道后会日渐北移,当6越21、22日时,阳光会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附近最热,北半球受到阳光强烈的照射,是夏天。 5. 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后,逐日往南移,又回到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是秋天。 6.阳光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阳光斜射角最大,阳光威力弱,是冬天。 7.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后,日渐北移,又会再直射赤道,如此周而复始,春夏秋冬轮替不断。 8.四季的气温有明显的不同。因阳光直射的关系,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当北半球是夏天时,南半球正是冬天;当北半球是冬天时,南半球正是夏天。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先来看看地球是怎样运转的啦!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5,为什么要有四节气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便于耕种作物,经过了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一套包括天文,气象,农时,人文等一系列总和的历法,主要适合于温带地区,因此被称为农历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地球的自转轴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当北半球接受太阳光的直射而处在盛夏时,南半球则面对太阳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对应着南半球的秋天,两半球得到了同样多的阳光。这便是四季的由来!!! 在世界各地,不但有昼夜交替现象,而且有四季变化现象,并且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刚好相反。当我们这里正是夏日炎炎、挥汗如雨的季节,而南半球却处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情况哩!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交替变化现象呢? 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现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开始位于近日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而此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却是秋季。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春夏秋冬的由来 古代,我国开始没有四季,只有春秋。所以用春秋表示年代,如“春秋战国”,“吕氏春秋”等。后来发现两季与半年一样,做计算时间的单位用处不大,需要把两季再分一下,变成四季,每季三个月。这样,季比月大,比半年小,便于记录年时,于是就有了四季。 夏是春季的一半,那么再把“秋”分出来一半叫什么呢?一年四季,秋分出来的这个季节是一年最终的季节,所以取名“终”,后来变音为冬。古代结绳为字,两端打个结表示终了,为“终”字。小篆有两个形体,一个仍旧是绳索的两端连在一起,一个在绳索的下面加了个冰形,“终”季是有冰雪的。“冬”和“终”过去是一个字,后来化为两个字。
6,为什么有四个季节
因为有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不断移动,就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了
四季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我国与西方有所不同。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季节的天文特征: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天文、气象和物候观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它的划分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的特点。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称八节),表达的是天文季节;而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气,则明显地表示气候和农事季节。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别表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大暑是夏至后第二气,即夏至后一个月,大体与传统的“三伏”中的中伏相当;大寒是冬至后第二气,即冬至后一个月,同传统的“三九”相近。故民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区别明显,结合紧密。
西方的四季划分,较多地侧重于气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点。这样的四季比我国的天文四季各推迟一个半月。例如,从立春至春分的一个半月,在我国属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却是冬季的后半部分。
无论是我国的四季,还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划分的,它们都有确切的天文含义。两种划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虑气候的特点。按天文上的定义,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季节;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都有同样的始终。而在气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长短相等的;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也会有不同的始终。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气候条件,必须采用气候本身的标准来划分四季。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湿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
7,一年中为什么要有四个节气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日期对照列表如下: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小寒 1月 5日或6日 立夏 5月 6日或7日 白露 9月 8日或9日
大寒 20日或21日 小满 21日或22日 秋分 23日或24日
立春 2月 4日或5日 芒种 6月 6日或7日 寒露 10月 8日或9日
雨水 19日或20日 夏至 21日或22日 霜降 23日或24日
惊蛰 3月 6日或7日 小暑 7月 7日或8日 立冬 11月 7日或8日
春分 21日或22日 大暑 23日或24日 小雪 22日或23日
清明 4月 5日或6日 立秋 8月 8日或9日 大雪 12月 7日或8日
谷雨 20日或21日 处暑 23日或24日 冬至 23日或24日
文章TAG:
为什么有四季节气为什么 什么 四季
大家都在看
-
立春和春节哪个是一年之始,春节和立春有什么关系吗
2022-10-08
-
什么生肖心情最好,这3个生肖性格好
2022-04-30
-
拜祭如何写,祭拜灶神写什么
2022-09-09
-
如何对付狮子座领导,如何对付正在生气的狮子座
2022-09-27
-
哪个省的女孩最凶,全国哪个省的女人最招人喜欢
2022-08-17
-
猪和虎的婚姻怎么样,猪和虎相配婚姻如何
2022-09-12
-
除夕夜 守岁如何讲究,除夕夜要不要守岁
2022-08-21
-
怎么烧衣服给死人能收到,逝者的衣服还能烧给她吗
2022-06-16
-
灶神符怎么写,祭拜灶神写什么
2022-06-21
-
为什么坟上不栽花,为什么不烧掉上面盖着的花圈
2022-07-30
-
人长期被欺负会怎么样,被人不断的欺负
2022-06-17
-
为什么立春前后不出门,为什么立春不能扫房
2022-09-22
-
数字1到81哪些是吉数,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2022-08-03
-
数字8有哪些寓意,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2022-07-31
-
为什么商家初五才开市,初五开市有什么说法
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