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后代姓什么,楚庄王和屈原是什么关系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3-05-21 04:00:21
1,楚庄王和屈原是什么关系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楚武王熊通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之子屈瑕的后代。
2,沈姓来源和名人
[编辑本段]沈姓来源: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周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3,伍姓是楚国公族吗
、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1]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称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上古时期官名,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在夏、商、周王朝时期都设有“司徒”之官,辅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务。春秋时期,诸侯列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命氏的,就称作司徒氏。 [2-3]
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了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5] 4、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周朝,军队编制中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庄子姓什么名字叫什么谁能告诉我谢谢你
子原名叫庄周;他的后代在安徽蒙城。王安石对蒙城人有句评价“民有庄周后世风”,庄子的后代,庄子遗风世世代代潜移默化在他们骨子里头。庄子的后人应该为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祖先而感到骄傲;他的后人自然是姓庄;当然现在社会找不到先祖的人多得多了;很多人都是经过了迁移,然后再改了姓氏,所以;现在的任何姓氏都有可能是有问题的。改姓已经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话说的就奇怪了。庄子他的确是庄姓的人起源;但是谁能保证今天的姓庄的人都是他的后人呀!人家会改姓的呀!我晕。从“庄周梦蝶”上可以看出,庄子原名 庄周附: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不改姓的话是的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5,秦王蠃稷是蠃政的什么人
秦王蠃稷是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之后,秦国国君依次为: 秦孝文王,秦始皇祖父,秦昭襄王之子。 秦庄襄王,秦始皇父亲,秦孝文王之子。 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始皇帝嬴政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和秦始皇的关系是子孙关系,秦始皇的老爸是秦昭襄王的第二个儿子,所以两人为子孙关系。 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诸弟争位;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合谋,于是得立,是为秦昭襄王,简称秦昭王。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秦昭襄王次子秦孝文王嬴柱: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因悼太子死在了魏国,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安国君继立为太子,号安国君。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孝文王即位,先服丧,于公元前250年正式即位。可是这秦孝文王也是福薄啊,在位没多久便去世了,葬于西垂,太子子楚(曾用名: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亦作子楚),是秦孝文王(安国君)与夏姬所生,也是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嬴政建立秦朝时,追封其为太上皇。秦昭王嬴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异人(子楚),始皇帝嬴政,秦昭王是始皇帝的曾祖父。
6,姓沈的典故是什么 姓沈的发源地在哪
沈姓起源参考之一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朝初,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於「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 , 因以国名为氏。出自「姒」姓,周朝时又有侯国,沈国,其地在安徽省。此地为另一沈国。 家族名人 沈括 (1029~1093)字存中,宋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县)。博学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算数等。尝出使契丹。著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书。沈周 (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明长洲人(今江苏省吴县)。少从陈孟贤学,及长,博综典籍,诗文俱佳,尤工於画,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著有客坐新闻、石田集、石田诗钞等。 地望分布:浙江吴兴郡。 之二沈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七,在台湾排名第四十。沈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出自少昊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昧,担任水官,被称为玄冥师。昧的儿子台骀,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后代建立了沈国,国人以沈为姓。第二种,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季载,被封在沈,建立了沈国,称作沈子国。后来,沈国被蔡国所灭,沈国的遗民就用沈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沈。第三种,是出自芈姓,是楚国王族的后裔。楚庄王封自己的儿子公子贞在沈邑,贞的后人用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沈。发展和演变:春秋战国时期,沈姓主要在河南,湖北发展,到汉代时,开始有人移居安徽,浙江,唐代初期,有沈姓开始进入福建,南宋时,开始有沈姓迁居广东。明朝末年,沈斯庵迁居台南,首先进入台湾。沈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沈丘,寿春,吴兴,武康,九江,会稽,乌程,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梅州,宁化,建阳,龙岩,清流,延平,连城,上杭,大浦,善化等。沈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7,楚庄王是谁的后代
轩辕氏的后代。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鬻熊。商末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二二三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七世孙有季连,为芈姓,其后裔有鬻熊者,乃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建立楚国,以王父字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始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又称有熊氏,其后有以地为氏者,称熊姓。芈姓源于轩辕氏,出自上古黄帝第八世孙季连之后,属于以图腾崇拜为姓。据史籍《史记·十·楚世家》的记载:“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芈氏,楚姓也,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 按上所说,楚国之祖季连系陆终第六子,陆终系吴回之子,吴回系老童(卷章)第二子,老童系称之子,称系颛顼(高阳)第三子,颛顼系昌意之子,昌意系黄帝第二子。 但在史籍《国语·郑语》中则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也。”阐述了芈姓季连部从蛮俗,建立了荆国。 楚之先祖从帝喾起,均居火正称祝融,至夏王朝时期为重要成员或盟国。后商国人兴起而代夏,楚之先祖在此夏、商交替之际,分崩离析,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处流落的局面。芈姓季连部,就在这一背景下离开故地新郑一带,辗转至丹淅、荆山的汉水流域一带。 季连为芈姓,这在陆终之前是不见记载的。据史籍《帝王世纪》记载:“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可见颛顼一系均为姬姓。但自祝融陆终之后,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有六姓,而在《国语·郑语》则记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这从人类的演进过程看,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早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已认识到婚姻同本身的繁殖有密切的关系,故逐渐严格限制“同姓不婚”。一个姓就是一个通婚单位,最初当是一个氏族。由于同姓不婚,必然要求本姓(氏族)的后代与另一个姓(氏族)的后代通婚,这样必然在一个姓之下出现了一些新姓,一个氏族(部落集团)也就裂变成若干个新的氏族了。 姓,原义为生,在史籍《号甲盘》中即写作??。在史籍《白虎通·姓名》中记载:“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说明姓,本来就是人类的自然生殖,是人出生后的标记。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远古时代,当然把生的根因归于女性,所以,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释“姓”说:“人所生也。古之神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为姓。”同时,先民由于对男女交媾及怀胎生育,不能作出科学解释,于是认为与人的初生相距不远或常见的某种自然生物有直接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图腾和图腾崇拜。因此,姓是母系氏族制的产物,后来随着“母权制”为“父权制”所取代,女性的姓,亦渐为父系氏族所承袭,图腾的色彩也渐淡化了。陆终之后六姓或八姓,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文章TAG:
楚庄王后代姓什么楚庄王 后代 什么
大家都在看
-
立春和春节哪个是一年之始,春节和立春有什么关系吗
2022-10-08
-
什么生肖心情最好,这3个生肖性格好
2022-04-30
-
拜祭如何写,祭拜灶神写什么
2022-09-09
-
如何对付狮子座领导,如何对付正在生气的狮子座
2022-09-27
-
哪个省的女孩最凶,全国哪个省的女人最招人喜欢
2022-08-17
-
猪和虎的婚姻怎么样,猪和虎相配婚姻如何
2022-09-12
-
除夕夜 守岁如何讲究,除夕夜要不要守岁
2022-08-21
-
怎么烧衣服给死人能收到,逝者的衣服还能烧给她吗
2022-06-16
-
灶神符怎么写,祭拜灶神写什么
2022-06-21
-
为什么坟上不栽花,为什么不烧掉上面盖着的花圈
2022-07-30
-
人长期被欺负会怎么样,被人不断的欺负
2022-06-17
-
为什么立春前后不出门,为什么立春不能扫房
2022-09-22
-
数字1到81哪些是吉数,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2022-08-03
-
数字8有哪些寓意,都有哪些数字属于吉祥数字
2022-07-31
-
为什么商家初五才开市,初五开市有什么说法
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