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说“人是三截草,不知哪节好”,说的是什么道理?
看了一个纪实片“三节草”让我感触颇深,写下自己感知到的人生观!一个花样年华的汉族女子,从成都远嫁给千里之外的泸沽湖土司,她坎坷的一生荣辱兴衰!国民党时期开办女子学校,父亲将她送进学校,培养她做一个知性女子!已过而立之年的泸沽湖土司希望娶一位年轻貌美文化水平高的汉族女子做他的摩梭王妃,于是来到成都遇见了正在上学的她!土司拥有所在管辖地的高度自治,就像一个土皇帝,他们相遇结婚创造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一段佳话!在学校的生活打开了她的视野,她不是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她自主自立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初到泸沽湖她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她的光芒照耀在那淳朴的土地上!泸沽湖的一切对她而言是新鲜的,她快乐的在那片土地发光带给泸沽湖一些新鲜色彩。
年长她十几岁的土司对她是荣宠的,他喜欢她的自有主见迷恋她的年轻貌美,享受她带给他的新事物新的价值观。若在父亲家,家人疼爱,温馨幸福是她第一节生活,那么婚后初期的盛世年华就是她第二节生命。由于好奇和高地位,她被那片土地接受着,崇敬着,那是她人生的荣华时期。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改革,分割了土司财产,她的生活走向没落,中年她的丈夫去逝了,她有两条路,一条就是与几个孩子相依为命,一条就是走出大山回到成都,母爱的伟大让她坚强的留下,抚养几个孩子。
她长说一句老话,人就像这三节草,不知道哪节好!自丈夫死后她的生活是清苦的,漏雨的屋子,简单的家具无一不透露她的苦!她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外孙女送回成都,回到城市走出大山。她时常感叹:“我这一辈子算是融化在泸沽湖的水里了”!她最大的愿望实现了,她的外孙女已经在成都正常的生活,随着三节草的播出引来旅游业发展,她清苦的下半辈子迎来一线署光,虽然回不到她年轻时的荣耀,但总算衣食无忧可以安然终老。
人生就像三节草,不知道哪节好!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只是不像她的人生那么波澜。婚前我们一个人享受父母的照顾,我们是孩子。婚后我们组织家庭有各种义务责任,我们是大人。老了,我们开始品尝自己结的果实,酸甜苦辣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我们是老人。年轻时吃苦不算苦,老了无依靠才是真苦,一直很喜欢这句话说到每个人的心里。
农村老俗话说“路草不肥胎瘦马,浮财不扶命穷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不劳而获的结果。现代社会不劳而获的思想确实有点泛滥。这句谚语也是对不而获者的思想的来个提醒和教侮。为什么这样讲呢?人的发展必须在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一些不义之财看起来如同瘦马顺吃路边野草和命穷人易得的浮财一样,它既不能瘦马立时肥壮,也不能象有些人立即解脱贫穷的真正命运。
现代社会中有些人靠不择手段掠取一些浮财,结果遭遇法律的严惩,结果人财两空,有的甚至家被人亡。如社会上的黄丶毒丶赌,偷丶窃、扒丶抢,如还有传销、诈骗丶放高利贷丶组织黑社会等等卑劣手段。可能一时产生一些浮财。但多数是人财两空。因此我们必须弘扬正气,多宣传勤劳致富,多宣传正能量,多进行道德教育,多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文章TAG:王娇 草是 孩童 罕见 长大 王娇的命运草是什么草 不想长大的罕见病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