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六月到七月,黄河流域进入夏季汛情泛滥的季节,花生、地瓜、玉米进入生长旺季。时下的胶东半岛刚进农历五月份,多日没下一场透雨。所谓的不怕五月旱,就怕六月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老农们常说: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五月宜旱不宜雨,六月连阴吃饱饭”是指啥?对农业生产有用吗?

“五月宜旱不宜雨,六月连阴吃饱饭”是指啥对农业生产有用吗

这句农谚的意思非常简单,只要是居住在北方地区,而且种过田的农民都知道其含义。为什么说“五月宜旱不宜雨”呢?在北方地区种田的农民朋友都知道五月份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是不需要雨水滋润大地的。因为小麦已经灌浆成熟,不再需要水分了。如果在这个月份经常下雨的话,就会导致小麦“返青迟熟”,甚至会出现倒伏现象,给小麦收割造成困难。

另外,还会造成已经收割掉的小麦无法晾晒,从而导致小麦发霉变质,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5月份是需要干旱天气的。那么,为什么又说“六月连阴吃饱饭”呢?在六月份的时候,玉米、大豆、高粱,甚至南方的水稻等都已经播种出苗,是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如果在六月份经常下雨的话,秋庄稼会借助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更好地生长。

庄稼长得好了,收成自然就好。而收成好了,老百姓就不愁吃不饱饭了。“五月宜旱不宜雨,六月连阴吃饱饭”这句农谚,是农民朋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农作物种植经验的一种总结。很简单、很直白、很明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也是非常有用的。不过,这仅仅是农民朋友的一种美好期盼,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遇到这种风调雨顺的年景。

其实,农民朋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传承。但是,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有的经验也已经过时,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凡是接触到了某个农谚,都需要先思考、甄别,再确定是否有用。只有这样才会正确地运用农谚,并让农谚在指导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

农村种植谚语说的:五月宜旱不宜雨,六月连阴吃饱饭,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农村种植谚语说的:五月宜旱不宜雨,六月连阴吃饱饭,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时下的胶东半岛刚进农历五月份,多日没下一场透雨。偶尔电闪雷鸣,来势汹汹,转眼雷声大雨点小,刚湿地皮便匆匆收场。地里的花生出苗后零零星星的绿,没有伸展开,委委屈屈的缩在地膜里抱窝。北構地的春季玉米开始起身了,干得叶子边缘卷边了。再这样下去,可得花大力气抗旱了,找找家中的浇地水管,催促一下村里的扬水站,准备扬水上山。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宜忌  农历  十八  六月  农历六月十八宜忌什么  2021年农历六月十八宜忌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