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不通与脾胃功能障碍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艾灸与脾胃有关系的穴位去疏通中焦。中焦多指脾、胃,中焦不通的主要症状有消化不良、胃胀、胃酸、胃痛、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便秘等,首先我们得知道中焦是哪里,膈以上为上焦,多指心肺,脐以下为下焦,也就是指肝、肾、大小肠、膀胱,这两者之间被称之为中焦,主要指脾胃两个器官和功能。

1、中焦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中焦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中焦不通的症状有哪些?中焦不通是中医学上的概念。中焦多指脾、胃,中焦不通的主要症状有消化不良、胃胀、胃酸、胃痛、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便秘等,中医将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合成“三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中焦是指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包括脾与胃;下焦一般指以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等脏腑以及下肢,

中焦即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一升一降,维持正常的升降功能,如果脾胃升降失常即脾不升、胃不降,会导致脾胃的气机不畅,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出现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胃胀、嗳气、胃酸、胃痛、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便秘、营养不良等症状。

2、中焦寒吃什么中药好?

中焦寒吃什么中药好

中焦指的是中医肝胆脾胃等脏腑,而中焦虚寒,大部分指的是脾胃阳虚寒湿之类的病症,这是因为脾胃的阳气不足,腐熟水谷、运化水湿散寒的能力下降,导致寒湿浊气、水湿停留在脾胃胃肠部位,发生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其最常见的表现包括平常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胃脘部冷痛、不思饮食、恶心反胃呕吐、大便稀溏、容易腹泻、口淡乏味等症状;中医治疗这一类的病症主要采用温阳健脾,散寒祛湿等方法治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中成药,以供大家选择参考。

最常用的有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这是最经典的治疗中焦虚寒的一个配方,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温阳散寒的功效更上一筹,便称之为附子理中丸;若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和肉桂,是桂附理中丸,虽然温阳理气止痛的功效更好,但是药性也更加温热,其他的常用的还有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等,这类药材主要是在温中健脾胃的基础上,加上很多理气行气止痛的药物,更适合一些因为脾胃虚寒而导致气滞胀满疼痛的病症。

其他的还有补中益气丸、小建中颗粒等等,这些配方里面主要成分多使用有黄芪,功效偏补,可以用于一些脾胃阳气虚,尤其是脾胃气虚明显的病症,尤其适合身体疲倦乏力、内脏下垂、气短懒言、脉沉弱、面色白等证候,其他的比如藿香正气丸、香苏丸、保济丸等,也都有一定的温中散寒理气的功效,但药物成分里面多兼有一些解表的功效,所以比较适合一些平常脾胃虚寒,兼有外感风寒的证候。

3、中焦不通艾灸什么穴位?

中焦不通艾灸什么穴位

中焦不通艾灸什么穴位中焦不通艾灸的穴位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由医生决定的,常用的穴位有脾俞、胃俞、神阙、足三里、天枢、中脘、大横等,中焦是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上腹腔部分。主要功用是助脾胃,因此中焦不通与脾胃功能障碍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艾灸与脾胃有关系的穴位去疏通中焦。如艾灸背部的脾俞和胃俞,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中焦不通的情况;艾灸腹部的神阙、中脘、天枢、大横等穴位,可以改善中焦不通的痞满、食欲不佳、腹胀等表现,

4、中焦用什么办法能打通?

中焦淤堵怎么疏通?首先我们得知道中焦是哪里,膈以上为上焦,多指心肺,脐以下为下焦,也就是指肝、肾、大小肠、膀胱,这两者之间被称之为中焦,主要指脾胃两个器官和功能。中焦淤堵怎么回事?中焦淤堵就是脾胃功能出了问题,如果把人体的三焦部分比作马路,中焦淤堵就相当于堵车了,上面下不来,下面上不去,就会出现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上热下寒”,上焦产生的热不能输送到下焦,就会出现上面热下面凉的情况,判段标准是手热脚凉。


文章TAG:中焦  不通  器官  中焦有哪些器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