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月大月小是要看月亮而定的,不是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的。要明白为何闰月无中气,那就要对阴阳历法知识有所了解了。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阳历是太阳历,阴历是指太阴月亮历。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定的一种历会,阴阳历的参照物不同,计算法不同,功用也就不同,两历配合而用,是矛盾的,闰月就是解决二历合用的调和剂。
人是重岁月历法的,闰以正时,时以作事。太阳一个回归年同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历法日要计整,所以平年计365天,积4年而闰回一天,有闰日之年为闰年366天,我国使用的节气历是阳历一种,以节气分,也是以观测太阳而定的。从立春始到大寒止分十二个月,一月节一气,但节月不是个个相等一样的,时间有长短,是夏长冬短。
用节气可知四季变化更替,寒暑冷热不同,物候变化,看节气可以知天时气令,知道该种什么,不该做什么,很好的指导农耕生产和生法。阴历以月亮朔望盈亏为依据而制定,反映的是月相变化,形象直观易记,但对指导农耕没多作用。月亮圆缺一次,周期用时是二十九天12时44分3秒,历法日计整,就取大月三十天,小月廿九天,一年十二个月是354或355天,与阳历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差近11天,这11天的年差不解决,阴阳历就无法长期配合共同,于是就让阴历设置闰月来补足年日差。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
闰年和闰月是有区别的。闰年是以阳历公历而言的,闰月是以农历阴历而言的。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即阴历阳历混合在一起用,阴阳兼顾。而阴历阳历是两种参照物不同,计算不同的两种历法。公历从阳历改造而来。公历是阳历之一种,参照物是太阳,主要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制定的,我国的阳历主要反明映在使用二十四节气上,是节气历。
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因为做历法,天数要计整数,于是便采用四舍五入法,平年只计365天,剩下的5小时48分4秒,积4年差不多够一天就增加一天,成366天。现行公历平年2月只有28天,这增加的一天就放在2月,成为29天。公历上称为四年一闰,且安排在以4除之能尽之年设闰。如2020庚子鼠年,能以4除尽,所以是闰年,2月有29天,平年就只有28天。
重在日与年。农历里的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历法,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朔望圆缺盈亏特点,重月与月相变化。月亮圆缺一次,其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3秒,天数计整,就采用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来调节,所以一年12个月就只有354天或355天。阴阳历年日差约有11天,阴阳历要搭配合用,就要有折中办法,于是采用阴历迁就阳历做法,在阴历里设置闰月,经计算,19年设7闰,就可使阴阳历的天数基本相同,有差也仅在一天之间。
阴历闰月后,一年就有13个月,384天,即13次月圆缺。至于闰何月,不是随便的,是要经过节气推算计算的,闰月无中气,推算到没有中气出现的那个月就设闰,就是闰月。闰月最多的是五月,其次到四六月,再到三七月,二月,八月,九月,十月,正月腊月,百年无一。闰五月,19年里常有两次,四六月肯定有一次,也有两次的。
文章TAG:闰月 六月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六月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