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什么时候开始入伏?什么时候最热?

“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什么时候开始入伏什么时候最热

夏至三庚数头伏,字面意思就是夏至节气到了,然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初伏。夏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随着时令的进展,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每天的光照时间也逐渐延长,这就是预示着夏天很快就要来了。今年的夏至日时间是6月21号的11点18分,正是迎来夏至节气,说实话怎么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感觉很玄化很深奥的样子。

至于“三庚”,古代人民使用天干地支计算时间,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顺序组合形成每日,比如有甲子日、庚子日,(注意没有乙子日,因为是阴阳相配)。凡是有庚的日子,都属于庚日,“三庚”就是出现第三个带庚的日子,这一天就进入伏天第一天。7月11号是第三个庚日,为庚申日,那天入伏。几千年了,气候变迁,最热的那一天也不太准确,各地也不一样的,说三伏天热,可还有个“秋老虎”,就是热,熬着就是了。

农村老人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今年啥时候是头伏?“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现在已经过完了小暑的节气了,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对于三伏天老人们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就不见得有多么容易理解了。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伏天的小知识。什么是“伏”?《艺文类聚 岁时 伏》当中引用《历忌释》:“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

”“伏”解释起来就要联系到我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五行学说当中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元素构成的,而我们的四季春、夏、秋、冬则分别对应无形当中的木、火、金、水四个五元素,其中木生火,火克金,也就是说夏季的火是克秋天的金的,这样秋天就不敢出来,需要“伏藏”起来,五行学家就把夏季和秋季这段时间称为“长夏”,长夏是属于土元素的,这样的话一年就有了五个季节,五个季节连起来就是相生的关系了。

而长夏这段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伏天”了。伏天怎么计算?伏天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需要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了。那么有朋友也许会问了,为何要这样进行计算呢?这个其实还是需要联系上面的五行有关的内容的。按照五行的说法秋天属于“庚辛金”的,所以在计算伏日的时候需要选择从庚日算起来,再者长夏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而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是从夏至日之后的二十天到三十天的时候才开始的,这样的话伏日就需要从夏至日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来计算。

我们知道天干总共有十个,所以说每隔十天就能够出现一个庚日。细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我们的三伏天不一定就是三十天,有些年份可能会是四十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人在计算三伏天的时候,头伏和末伏都是既定的日子,头伏是从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的第一天,而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而二伏天则是在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但是从夏至日到立秋的时间长度并不是固定的,如果立秋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的话,二伏就有十天,如果立秋时间在之后的话,就会出现闰中伏,二伏就有二十天,所以我们的三伏天有时候是三十天有时候就会是四十天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入伏  头伏  2017头伏是什么时候  今年什么时候入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