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栋府邸在不在山西或赵良栋有没有府邸我们通过他本人的英雄事迹一并探个究竟。现在很多人起名字,追求的是朗朗上口,寓意美满,所以看什么字用在名字里,主要看该字的寓意,72年(康熙十一年),赵良栋改任天津总兵,88年(康熙二十七年),赵良栋入朝,再次自述战功。
1、尧字用在名字中怎么样?
现在很多人起名字,追求的是朗朗上口,寓意美满,所以看什么字用在名字里,主要看该字的寓意。尧,(会意,从垚(yáo),从兀。“垚”是土高,兀(wù)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尧,高也。——《说文》曰若稽古帝尧,——《书·尧典》。马注:“翼善传圣曰尧,”尧亦美谥也。——《论衡·须颂》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
2、赵良栋在山西有府吗?
府邸:府指贵族的住宅,邸是高级官员的住所。旧时指官僚、贵族或大地主的住宅,对于古代人来说,所谓府邸一般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贵族、官僚地主的住宅地。赵良栋府邸在不在山西或赵良栋有没有府邸我们通过他本人的英雄事迹一并探个究竟,赵良栋(1621年-1697年),字擎之,号西华,甘肃宁夏(今宁夏银川)人,清朝名将,与张勇、孙思克、王进宝并称河西四汉将。
在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正在平定陕西叛乱,赵良栋应募从军,隶属陕甘总督孟乔芳麾下,并署理潼关守备,后随征秦州(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击败叛将贺珍、武大定,升任宁夏水利屯田都司,1648年(顺治五年),清军平定米喇印、丁国栋起义,赵良栋作战有功,升任高台游击。1656年(顺治十三年),赵良栋随经略洪承畴征讨云南、贵州,授督标中军副将,
1662年(康熙元年),赵良栋被擢升为云南广罗总兵,先后剿平马乃、陇纳、水西等地苗族起义。1665年(康熙四年),赵良栋因父丧辞官,回乡守孝,1669年(康熙八年),清廷又起复赵良栋为山西大同总兵。我们要揭开大同总兵的职务和级别,才能知道赵将军是否拥有府邸的资格,明朝时期,为了对抗不断反扑的蒙古势力,明朝从东北到西北建立了9镇,被称为九边重镇。
其实,山西境内有太原镇和大同镇,明朝总计只有20多位总兵,明朝的总兵含金量很高,基本上能够与巡抚分庭抗礼。例如明朝的山西巡抚,与太原、大同的两位总兵,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在这一时期,每个总兵手里都有好几万军队。有的总兵甚至有10多万军队,例如太原镇总兵,在明朝前期,下辖了13万军队,清朝入关以后,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沿用了明朝的一系列制度。
在山西省境内,同样设立了太原镇和大同镇,但此时的总兵和明朝时期的总兵差得远,明朝总计只有20多个总兵,清朝总计拥有83个总兵,其中,陆军总兵70个,水师总兵13个。提督、总兵都只能管理绿营军,而无法调动八旗军,按照清朝绿营军的编制,绿营军总计只有60多万人。每个省驻扎的军队数量不同,每个镇驻扎的军队也不同,
太原镇和大同镇,基本上都驻扎了1万左右的驻军。再加上,巡抚直接调动的军队,山西省内的驻军数量不超过3万,总兵的品级,在清朝统治时期,提督是从一品,总兵则是正二品,从品级来说,属于绝对的高官。但是从实际权力来说,总兵就差得远了,在清朝的框架下,武官基本上都是品级高、权力低,连从一品的提督都干不过巡抚,就更不要说总兵了。
提督属于从一品,见到巡抚大人都硬不起来,总兵差的更远,巡抚一般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和总兵的品级相当。但是巡抚负责全省的军政事务,而总兵的地位类似于军长或者师长,其实,从一个省的权力划分来说,不要说巡抚大人,就连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些三品官,都比总兵这个二品官值钱。在清朝北方地区,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山西、山东等地没有专门设立提督,一般都是巡抚兼任提督。
从这个角度来说,山西巡抚是太原、大同两个总兵的顶头上司,1672年(康熙十一年),赵良栋改任天津总兵。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反清,1674年(康熙十三年),宁夏兵变,提督陈福遇害,赵良栋在甘肃提督张勇的举荐下,被擢升为宁夏提督,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赵良栋入朝,再次自述战功。
文章TAG:名字 赵良栋 尧字用 赵良栋名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