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好多人都可以笑傲生命,动不动来一句。我认为,人老了,只要还健康,生活还能自理,活多大都可以,有日本双胞胎姐妹,一个活了一百二十八岁,一个活了一百三十岁,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该吃吃,该喝喝,过了一天算一天,要知明天如何,你得好好活着。
1、一个人究竟可以活多久?
据说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地球上人类还不到一千万,而且平均寿命不超过十岁。后来,人类懂得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食品丰富了,才提高到十五岁,火的应用及熟食,让人类体能大大增强,并延续了寿命,这也没超出二十岁。冶炼技术的发展,促使人口增加,到了石器时代,平均寿命才延长到了二十岁。青铜器时代为二十二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又有了大的增长。
十八世纪达到二十八点五岁,十九世纪增长到四十岁,上世纪达到六十二岁。本世纪初统计,平均寿命为七十三岁,我国的平均寿命统计是以共和国成立前后为分界线的,民国时只有三十五岁,而共和国成立后,一跃为六十二岁,将近翻了一倍。人的寿命长短是由社会、环境、卫生、生活习惯和本身基因等决定的,从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安稳的社会环境来看,到2030年,平均寿命达到七十八岁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国家也有长寿地区科研项目,如广西巴马地区“百岁老人寿命调研”等,期望揭开人类长寿所具备的条件,争取到本世纪中期,我国平均寿命能够达到八十岁,据报道,目前统计出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有,菲律宾中部一个岛上老人,活了一百三十二岁。埃及苏伊士有一位叫穆罕默德的老人,活了一百五十五岁,还有日本双胞胎姐妹,一个活了一百二十八岁,一个活了一百三十岁。
2、假如一个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能活多久?
一日一餐,只要不是只给限量的一点食物,只论餐数不限菜品,可以一直活下去,我们现在养成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概念,其实并非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其实讲求的是“一日两餐”,彻底改为现在的“一日三餐”其实历史并不长,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史料看,先秦时期开始,基本上吃饭就是早晚餐,战国开始才有王公贵族和富家才有了一日三餐吃法,
我想大家也知道,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王朝的战争中度过,而大中华差不多就是农垦大国,以农民为主,而农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出晚归,早饭吃完,待劳作完成回家就是晚餐。所以,在较为安稳的时期,大多数老百姓保持的都是一日两餐的习惯,至少是宋朝以前的多数老百姓都是一日两餐,之后开始有改变为一日三餐,彻底改变大概是在清末期开始才有。
从两餐过渡到三餐,足足走过了几个朝代,这个过渡期是不是很长。其实说穿了,就是穷,谁能吃三餐还吃两餐的,因为一直穷,一直穷进民国,都有很多地方吃两餐,比如当年冯玉祥割据河南,去前屯走走,问农民每天用几顿饭,老农回答两顿饭,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均是小米;还有抗战时期,阎锡山山西推行新政,要求麾下官员跟农民保持同一生活水准,“饮食定量分配,一日两餐。
”历史总是反复,到了现在,慢慢有一股风,开始将餐数减少,不过不是因为穷,而是为了健康,德国25岁男子克里斯,因为体重达到150公斤,严重影响生活以及健康,并且身体出现肥胖带来的各种慢性疾病。他就决定将自己的饮食餐数进行了调整,并且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一开始,他是想将每天的三餐减少一餐,以两餐开始,不过发现效果不明显,他就采取了更大胆的做法,调整到了一日一餐。
根据他的网络直播,起初的十天,他说经历了严重饥饿的挣扎,因为突然间的改变,身体一下适应不了,肠胃发出多种不适的信号,就连精神状态在长期饥饿的影响下,也受到了影响,疲倦,毫无力气。不过十天下来,最明显的改变发生了,他一次降了15斤,不过这种突然的过度节食,肯定会带来体重的下降,很正常的,真正的改变是二十天后,经过身体的自我调整,一餐习惯之后。
文章TAG:多久 一个人可以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