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玻璃杯的破裂知道了上述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玻璃杯的炸裂。小时候大家可能经历过,尤其在冬天,把开水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会炸裂,或者玻璃杯从开水液面处水平破裂,而且越厚的玻璃杯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反而薄的玻璃杯不容易炸裂,你能想到原因吗。

1、往玻璃杯里倒热水时,为什么有时玻璃杯会破裂?

往玻璃杯里倒热水时,为什么有时玻璃杯会破裂

玻璃杯的破裂,是热应力在捣鬼。常温或低温的玻璃杯,再收到内部热水的加温后,杯壁内热外冷,从而容易出现裂纹,下面我就稍微详细介绍下1)这个裂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2)它的位置又出现在何处,3)如何防范玻璃杯的破裂。1、玻璃杯裂纹的成因正如题主所说,玻璃杯发生破裂的原因就在于热水的倒入,物体的热胀冷缩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玻璃也不例外。

不同的材料,热胀冷缩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通常用热膨胀系数来表示,常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如下图,热膨胀系数的物理含义是材料在温度升高1k的时候,其伸长量的一个衡量。这个值越大,表明这种材料越容易受温度影响,上图中可以看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是7.1e-6/k左右。相对于一些钢铜等金属来讲,玻璃已经是比较难以发生热胀冷缩的材料了,

2、裂纹出现的位置实际上,学过初高中物理的同学们都知道物体会热胀冷缩,也知道冷玻璃在倒入热水后容易发生爆裂。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学过力学,应该是不清楚这其中的机理的,热胀冷缩只是一个笼统的原因,在这个笼统的原因下,玻璃杯究竟如何膨胀起来,又究竟为何会出现裂纹,裂纹出现在什么位置?只有学过了材料力学才有可能解答。

玻璃杯的炸裂,永远都是发生在倒水的那一瞬间,热水倒入冷杯后,玻璃杯的内侧由于热水的加热而温度升高,但是外侧还未来得及升温。于是就导致了上图所示的温度分布状态,红色代表高温,蓝色代表低温。从温度分布来看,无论是环向还是纵向,其分布都是均匀的,但是在玻璃杯的厚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温度梯度。正是这个厚度方向的不均匀,才导致玻璃杯的炸裂,

我们分别看一下环向和纵向热胀冷缩后的样子,如上图。环向会整体放大一圈,纵向内侧会升高,由于玻璃杯口是自由的一种状态,内侧可以自由伸缩,所以在纵向很难产生裂纹。但是在环向,内侧温度高想要膨胀,而外侧温度不变不想膨胀,于是内侧强迫膨胀变大,推动着外侧也有所变大。但是,内测始终受外侧的约束,处于压缩的应力状态,而外侧则由于内侧的挤压反而是拉伸的应力状态,

世界上,绝大多数材料都是耐压不耐拉,而且拉压性能差别还非常大。比如有机玻璃抗拉强度55~77Mpa抗压强度130Mpa,正是由于这种拉压不等的性能,外侧的玻璃首先被拉裂了。3、如何防范玻璃杯的破裂知道了上述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玻璃杯的炸裂:1)选用更高品质的玻璃,即选用热膨胀系数更小的玻璃材料,从而使得温度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随着玻璃制造工艺的提升,热膨胀系数已经比早期降低了许多,2)设计更合理尺寸的玻璃杯。炸裂的玻璃杯主要原因在于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厚度越薄,温度梯度就越大,由此造成的热应力分布也差别越大,从而更加容易发生破裂,现在的玻璃杯不像以前,倒入热水容易炸裂。经过设计以后,即使玻璃品质差一点,只要厚度足够,也是不容易发生破裂的,

4、总结玻璃杯的炸裂,原因在于水杯环向厚度方向的温度不均匀,由此造成热应力的分布不均。内侧受压,而外侧收拉,玻璃的拉伸极限应力又小于压缩极限应力,从而外侧首先产生裂纹。PS:详细的有限元分析参见我之前的原创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660059520879821325/(爆炸的玻璃杯——热水倒进冷杯热力学分析),

2、为什么以前有的玻璃杯倒开水时会炸,而现在的玻璃杯一般不会炸?

以前的玻璃杯装开水会炸,主要是由于玻璃的热胀冷缩导致的,现在的玻璃杯材料基本都是高硼硅玻璃,具有很小的线性膨胀系数,耐高温性能较好,很少出现以前那样倒入开水就炸裂的情况。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是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掺杂不同物质后的玻璃,拥有千差万别的物理性质;以前的玻璃,由于产生工艺落后,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成分,比如铅、锌等等,这样的玻璃非常脆,且线性膨胀系数高,一旦遇到较大的温差变化就会发生炸裂。


文章TAG:玻璃杯  破裂  玻璃杯为什么自己碎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