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2月4号除夕,也是立春,这天可以贴春联吗。首先,题主问的应是己亥年,不是乙亥年,是己乙不分了,立春在除夕(月大三十,月小廿九)或正月初一,基本上是19年一次,提主说立春是春节,是不够精确精准的,除夕与大年初一,以阴历论是年与年之差,虽是毫厘,却是年之不同了。
1、2019年的春天会提前暖和吗?
看现在的气候,属于暖冬,不太冷。俗话说“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可现在还没交九,看来冷的时间还在后边,还有句老话“七九八九抬头看柳”,看起来还得两月冷。明年初一打春,可能也是最冷的时间,按时间推算暖春不会早来,但要比每年稍来的早些。打春后还得一月冷,如果发生倒春寒,清明前后只能脱掉棉衣,如果没有倒春寒发生,暖春会来的早些,
2、农历乙亥年为什么是个“无春(立春)”年,怎么推算的?
首先,题主问的应是己亥年,不是乙亥年,是己乙不分了。己亥年按阴历年计,确是从大年正月初一到腊月除夕终都不见到有立春节气,这就是常人说的“无春”年,这是如何算出的?且听我慢慢说来。我国从夏朝开始就使用阴阳历合历了,后人你为夏历,今可说是农历,农历是阴阳合历,不单是指阳历或阴历,是阴阳历合用,后又使用干支历。
三历合用了,要弄明无春年,就要对阴阳历干支历大致有个了解,阴历就是太阴历,是以月亮朔望盈亏周期为特点而制定的历法。月亮盈亏一次用时29天半多,天数要计整,所以月大三十天,月小廿九天,一年有六到七个大月,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阴历最大特点是体现月亮朔望盈亏变化,初一就是朔,十五就是望。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以太阳运行变化规律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回归年用时,要365天5小时58分46秒,天数计整,所以阳历有闰年,四年一闰,闰年多一天就放在2月里。阳历月大31天,月小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9天,闰年366天,阳历体现太阳运行规律,产生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现象和冷暖寒暑,阳历与阴历年差11天,为使阴历与阳历差距不大,古人便想出阴历设置闰月办法来调整,3年一闰,19年七闰。
闰月年就有384天,我们的先人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而创造了24节气,以立春为首,从这立春到下一个立春,时间年年都是365天5小时58分46秒,这是固定了的,因这关系,在阳历看也无法固定在一天,也会有误差,每年立春在2月4日或5日,在阴历,因本来就差11,再加置闰,就更大,所以有立春大大提前或大大后延的现象,这样就在阴历年里有无春或双春岀现了。
3、2019年2月4号除夕,也是立春,这天可以贴春联吗?
2019年2月4号除夕,也是立春,这天可以贴春联吗?还有两天就到除夕了,今年的除夕比较特殊,正好是立春的节气,立春和除夕本来就是双节临门的事情,应该是好事情,可惜我们古代的说法太多,所以让这个双节的日子变得不那么让人兴奋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在以前的老黄历上有讲究,说立春在除夕,那么新年没有春天,所以说是滑年或寡妇年的说法,其实有些老话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认知和知识短缺误导出的俗语。
在我看来,除夕立春也挺好的,早上吃春饼应打春、咬春的景,晚上吃饺子年夜饭,欢欢乐乐过大年,至于贴春联么,当然可以贴了,按我们东北农村的习俗,每年的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着贴对联了,国人贴对联的风俗由来已久,人们认为在除夕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贴上对联更显得热闹红火,也有期盼新年家里消灾少难,期盼来年五谷丰登的说法。
所以说贴对联和是不是除夕和是不是立春没有关系,只是这几天人们老在网上传说,立春的前一天是绝日,所以不应该去贴对联,但是据我所知,好像大部分的家庭过年都是在除夕这一天贴对联的,所以是不是绝日,绝日会怎么样,和除夕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们看待一些民俗的说法,还是要抱着一些客观的态度,对一些过时的民俗也不能盲目相信,应该根据我们的常识来判断,如果对于一些糟粕的民俗总是深信不疑的话,我们过个年还得自己给自己添堵,这就得不偿失了。
文章TAG:除夕 立春 提前 为什么2019年提前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