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放生之人一般都是源于佛教的信仰。放生可以培养慈悲之心,随缘放生,在菜市场看到有活鱼买几只放到河里,就算放生,放生可以实现佛教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佛教里是功德无量的,放生可以念念佛教的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放生”一词来源于佛教,从中国古代早在春秋鲁国时期,就开始流行。
1、为什么现代人喜欢买生放生?
“放生”一词来源于佛教,从中国古代早在春秋鲁国时期,就开始流行。唐白居易: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放生可以培养慈悲之心,随缘放生,在菜市场看到有活鱼买几只放到河里,就算放生,因为你不放它们可能会被宰杀掉,你买了放到河里它们可能会被获救。放生可以实现佛教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佛教里是功德无量的,
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福报的。但是放生注意不要放生再来物种,再一个要选择“有前途”的河流,不要在小汪小河里,确保放生的“义举”可以成功、有价值,另外放生可以念念佛教的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旁生”当然放生是培养慈悲之心,不要这边放了,那边又买活物去食用。放生先要做到护生,看到蚂蚁不要故意破坏它们的家园,看到流浪猫给它们几个馒头屑等等,
放生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久而久之,越来越善良,放生千万,不如日行一善。路上看到有石头或者障碍物拾起来放在行人或者车子不经过的地方也算另一种程度上的“放生”看到乞丐给个一块两块的也算“放生”看到公益性活动献点爱心也算“放生”所以放生不用太过呆板,不要太执着于形式,每天做点好事、善事也会逐渐积累福德。
2、信佛的人放生泥鳅,捕鱼的人捉泥鳅到市场卖,大家有何看法呢?
积德行善应该提倡,做善事无论是对社会,还是自身,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就放生而言,有的动物,能够在自然界自由的生活,有的动物却不能。家养的鸟类,人工养的鱼,以及其他宠物,讲究放生的环境和水域,如果不考虑这些,放生后,有可能会再次造成对动物的伤害,甚至死亡,所以说,想放生,做点善事,一定要考虑做到周全一些为好。
3、佛教、道教、儒家和普通人分别怎么看待“买鱼放生”这种行为?
“买鱼放生”若是诸子百家和普通人来看,大致可以有以下的观点:佛家:增加福报;道家:非自然之道;儒家:君子远庖厨就好;法家:浪费食物,当拘;兵家:挺富啊,伐他;农家:好!普通人:可惜了,不会煮给我啊,红烧清蒸最拿手!言归正传,放生是一种宗教仪式,无可厚非,我们这管放生的鱼叫做“发财鱼”,钓到了也照收不误,越是放生的区域,钓鱼人越多,
前些天,看到有人把面条倒在门口,很是不解,问她怎么了,她说给蚂蚁吃以增加福报。想来成千上万的蚂蚁,从数量上确实很多,也有人“放生”矿泉水,说一滴水里有千万条生命我不是居士,也爱惜生命,不会故意去伤害小动物,钓到一些稀有鱼种倒还是放回河里,但不会特意去放生。“蔬菜长智力,肉类长体力”,每餐无肉不欢,这是自然生存需求,我不会逆需求而进,
4、喜欢从菜市场买鱼,龟放生的她们什么心理,怎么想的?
在我看来,放生之人一般都是源于佛教的信仰。佛教讲五戒十善,而五戒中戒杀盗淫妄酒之首,便是戒杀,戒杀是指不犯错误,不光不杀反而放生,这便是善行与功德了。佛法里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是指人的神识不灭,众生便因为各自业力果报在这六道中转来转去,由此观点便可知,今世为人,下世可能就不为人了。
所谓众生平等,所以,放生即是救命,再根据佛法里所讲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杀生是因,短寿便是果报,而放生是因,长寿即是果报,有不信佛之人便会说上述说法是迷信,个人以为这是正行,并非迷信,用自己的善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反而是人生积极的态度与做法。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懂佛法之人,造诸杀业,当果报现前欲哭而无泪。
文章TAG:放生 买生 现代人 佛教 佛教人为什么喜欢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