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唐僧耳根子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骨子里的善念,他追求的是至真至善至美,所以他最后才能成佛。【原创】2021-12-23凡外重者必内拙,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能改邪归正,必将收获人生中的大美境界。

1、你见过哪些耳根软的人?

你见过哪些耳根软的人

【原创】2021-12-23凡外重者必内拙!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能改邪归正,必将收获人生中的大美境界。有奶便是娘,没有定力,把张三说的话很快告诉李四,不考虑后果。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干,最常见的就是“耳边风”“惯妻如杀妻”《西游记》,唐僧最典型,没有洞察力,容易上当受骗;猪八戒好色;最有主见。

2、唐僧耳根软,禁不起白骨精的花言巧语,还一再认为不听管教一再惹是生非,为什么说是错的?

唐僧耳根软,禁不起白骨精的花言巧语,还一再认为不听管教一再惹是生非,为什么说是错的

为什么说唐僧耳根子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骨子里的善念,他追求的是至真至善至美,所以他最后才能成佛,唐僧的生杀观念,前文已有定论唐僧收了孙做徒弟的第二天,因为孙打死了六个小毛贼,师徒二人第一次产生了矛盾,唐僧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能杀生:“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唐僧是大唐有名的得道高僧,佛法研究的很精深,他这些理论全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相传佛陀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唐僧学的就是这么一种充满善念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唐僧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孙确实不好管教,前文已有先例孙天生天资过人,所以他一直很骄傲,道有所成后更是有点目中无人、骄横自大,菩提祖师管不了他,把他撵走了,

玉皇大帝也管不了他,只好诏安封官。如来佛祖来了也管不了他,只好把他压在五行山下,在和孙打交道的人中,只有唐僧是一介凡人,武功和法术神通皆无,孙对他更是十分的不服气,所以在被骗戴上紧箍儿后,扯住菩萨的衣服不放:“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孙火眼金睛,能看清妖怪的本相,但是唐僧是肉眼凡胎,真假不分,孙和他讲道理根本讲不通,所以孙才撂挑子。

唐僧有点迂腐,所以说他错了坚守三皈五戒、乐善好施只是修行的一种形式,但不是最高级的修行方式,最高级的修行方式是这样的:“心中有佛祖,处处皆菩提,”古代的大贤就是这么做的,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个历史上很有名的济公(道济和尚),也是一代高僧,他宣扬的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以他即喝酒又吃肉,

观音菩萨是佛家排名极其靠前的大佬,号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但是她因为金鱼精的事而发怒,当场灭掉了通天河满河的鱼虾。就连如来佛祖,对大鹏每天吃掉五百条龙以及吃掉了狮驼城满城的百姓一事也不管不问,佛祖和观音都很灵活,但是唐僧不一样,他坚持的是原则,哪怕不正确也要坚持下去,结果因为不听孙的劝阻而屡次被妖怪捉去,害的孙整日里各处奔波求救,所以才说他确实是错了。


文章TAG:耳根  为什么叫耳根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