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史上的军事家如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精通《易经》,会用《易经》原理来排兵布陈,这用《易经》理论指导军事。《易经》用一句哲学的话概况就是,至于近年,我在网络上认认真真地看了台湾曾仕强先生对易卦的诸多详解,可以说跟易经有点象朋友的感觉了,但内心的感觉是,越接触易经,越觉得学的少,总认为要从头学才行。
1、第一次读《易经》的时候,你坚持读完了吗?如何评价《易经》?
我有好几个版本的易经,初中时就买过一本《易经注译》,书中是按新社会新思想作解的,把它解释成普通的上古社会活动。读了几页,原文好多字要先去看它的解释才行;译文内容又出奇地平淡,觉得看来无益,从此再没读过,一些术数类书比如《梅花易数》,《增删卜易》那是看过好几遍,也会演算,只是用之过频,通常失准。若是偶用,是准的,当然水平所限,断卦不明或(事后才知)断错是常有的事,
再后来买过一本《周易》,并不厚,古体竖排,影印的,内页是《周易本义》,这本书,不光原文我一窍不通,连译文也一知半解,两个月后才断断续续看完。倒是前后几页那些顺序歌什么的,我下决心背诵了,加上前面背过的浑天甲子,也算是有丁点功夫吧,至于近年,我在网络上认认真真地看了台湾曾仕强先生对易卦的诸多详解,可以说跟易经有点象朋友的感觉了,但内心的感觉是,越接触易经,越觉得学的少,总认为要从头学才行。
2、有人说《易经》是万经之首,你对《易经》是怎么看的?
《易经》确是我国的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也确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易经》是帝王之学,就是在近现代,也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商家等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说,《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卜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又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及理论依据的书。
传说焚书坑儒时,李斯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大有人学习研究《易经》特有名的如汉代京房、郑玄、魏晋时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易经》之后便有了实用派,理论派之分,《易经》中的阴阴五行学说成了之后各学科都师承借用的理论。如中医就大大借用并发场光大了,在中医理论里,无不体现易学阴阳的辨证唯物思想,《黄帝内经》受影响最大,
《易经》对军事理论更有直接的影响。六十四卦就很适合在战争中作为灵活机动的战略使用,我国史上的军事家如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精通《易经》,会用《易经》原理来排兵布陈,这用《易经》理论指导军事。《易经》对中国武术的影响也很大,如八卦掌、太极拳等,就源自周易八卦,总之《易经》自产生之时起,几千年来都在影响国人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智慧,以启迪。
3、怎样学《易经》?
当代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就据此而死咬住说易经是封建迷信之书,一把掌打入十八层地狱了。其二,翼传讲易经的核心,是四个字,即把元亨利贞等同于仁义礼智,实际上,从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中,可以清楚地断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就是《周易》古经(易经)与老子《道德经》,可惜的是两三千以來,入其门者少,得其道者更少了。朱熹言之,从孔子以后,几无懂易经之人了!根本原因,就只在于象法失传,读易者,解易者,讲易用易者,历代如蜂涌,却不着边际啊!翼传讲易有二,算是大权威了,可也讲偏了,其一,认为易经就是卦书,这就把群经之首的易经,贬低而混同于占卜之众多方术杂书了。
文章TAG:易经 评价 如何看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