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才能让春联粘贴的稳如泰山呢。在铁春联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够牢固,不少朋友家中的春联在春联粘贴几日之后就由于大风或者小孩子调皮,春联掉落或者丢失,春节贴春联成为了我国人民一个传统习俗,一来春联红色为春节增甜了不少喜庆气氛,二来春联寓意也饱含了人们对于未来祝福的期许。
1、贴春联如何分左右?
现在的春联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横联,也就是春联里贴在门框上边的部分,还有一个是直联,就是分贴门框左右的部分。要想贴好直联,不引来人们的笑话,就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分清上下联,到底是左为上还是右为上。(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先读的贴在哪边的问题)要想分清上下,第一要根据横联文字顺序,也就是看横联上的字,到底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
大家都知道,古人无论是写字还是书籍的排版,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要先将字写在竹简上,然后再穿起来,无论是为了穿竹简方便,还是写错了替换方便,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最为实用。而且在竹简上写字,右手要写字,左手自然只能拿着,这样长期发展下来,古人就养成了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书写和阅读顺序。
(图为传统从右往左的春联)而这种顺序,自然就延伸在了春联上,所以以前的春联,都是右联在上,左联在下,横联从右往左,而现在的春联并不完全拘泥于这种形式,所以还是依照横联字的顺序来判断哪边是上联的好。(图为从左往右的春联)第二,根据平仄对应上下联,(就是所谓的哪边先读的问题)既然已经确定了哪边是上联所在位置,那就要把正确的上联放上去。
可是对联本就是从骈文演变而来,又借鉴了诗歌传统,讲究的就是对仗工整,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分清,确实有点困难,那我们就从对联的要求来说起,通常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去声和入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听着好像有点绕口,可以举个例子说一下,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上联就是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事”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歌”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根据平仄关系,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对联,但是部分对联尾字平仄区分不明显,那就根据对联所属内容的先后顺序,还有对联的气势来确定,
不过现在的对联大都为批量生产,很少出现特殊情况。现在对联左右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在此处还要给大家提两个小建议;1、贴对联一定要因地制宜,每副春联寓意不同,千万不要贴错地方,尤其有些地方有小对联,往猪圈或者车上贴的,千万不要贴错,那就闹笑话了。2、选择春联一定要根据门的大小来选择,不要一味求大,就像人穿衣服,合身的才是最好的,
2、如何把春联贴的稳如泰山,大家都是怎么贴的?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春节贴春联成为了我国人民一个传统习俗,一来春联红色为春节增甜了不少喜庆气氛,二来春联寓意也饱含了人们对于未来祝福的期许,不过在铁春联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够牢固,不少朋友家中的春联在春联粘贴几日之后就由于大风或者小孩子调皮,春联掉落或者丢失。那么如何做才能让春联粘贴的稳如泰山呢?科学兴农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网友们的妙招,
打浆糊打浆糊粘贴春联可以说是农村不少人的首选,但是浆糊制作比较麻烦,因此而今许多人已经舍弃这种方式,但是浆糊粘贴春联的最大好处就是粘贴比较牢固,浆糊能够把整个春联背面全部刷满,不会出现空隙,因此在粘贴之后风也难以侵入春联,春联自然比较牢固。浆糊制作原料来源非常广泛,有米糊、面糊、玉米面糊糊,南方甚至有魔芋糊糊,一般在面糊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腾即可,但是面糊其实不宜过分粘稠,不然浆糊过分粘稠其实并不容易粘贴,甚至粘贴不够牢固,当然也不宜过分稀,否则浆糊过少,也难以粘贴牢固。
文章TAG:春联 张贴 如何张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