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妈妈这么说,我便只能同意明天一大早去割艾叶,那么为什么农村老人都说端午节挂艾草挂早不挂晚呢?说到端午节挂艾草,相信是很多地方在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很多人在端午节到来之前都会在门和窗户的两侧挂上艾草,艾草有着特殊的香味,有着辟邪驱虫的作用,但是在农村挂艾草的讲究是很多的,比如挂艾草的时间。 在我们这里挂艾草一般会在端午节当天出太阳之前挂好,勤快的人们一般会在端午节当天起个大早去山上割还带着露水的艾草,这个时候的艾草是气味最浓的时候,将新鲜的艾草割回家后用红绳将几株艾草下面系好,然后分别挂在门前和窗户上,好几天都能隐隐约约闻到艾草的香味。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熬夜,早上醒不了太早,但是家中的老人叮嘱在端午节当天太阳升起来后就不能挂艾草,所以为了避免被老人说,又为了让自己能睡个好觉,便提前几天去山中将艾草割回来挂在门口,所以一进了农历的五月,我们便能看到路边有很多人在摆摊卖艾草。听村子里的老人说,之所以端午节在门口和窗户上挂艾草不能在端午节太阳出来以后,是因为老人们觉得艾草在强烈太阳发照射下有驱虫辟邪的气味会消失,那么挂艾草的意义就消失了,而还有露水的艾叶气味最大,气味大的艾叶挂在门前窗户前才有驱虫辟邪的作用。
除了艾叶在太阳照射下气味后会变淡以外,人们认为端午节后的艾叶就没有了驱虫的作用,艾叶之所以有驱虫的作用是因为艾叶中含有的艾叶油,每年的三月份是艾草从根茎萌发的季节,很多地方在清明节时会采收艾叶用来做清明果,所以清明节时艾叶收获的第一茬,第二次收获艾叶的时间则是在端午节前,此时的艾叶含有丰富的艾叶油,有着驱虫驱蚊的作用,等过了端午节艾叶中的艾叶油便会慢慢减少,艾叶还由原来的肥厚变得越来越薄,艾绒的含量也变少,所以很多种植艾叶的农民会赶在端午节前采收艾叶。
在农村里端午节是怎么挂艾草的?端午节挂的艾叶什么时候取下呢?
我是农夫,我来回答!“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是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的传统习俗,意思是说在清明节当天,会在大门的两边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又会在门窗处插上一把艾草。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了,在民间的说法是端午节插艾,这样不仅有招福驱邪的用途,而且还有防病驱蚊的作用,当然了重点在于后者了。那端午节是怎么挂艾草的?端午节挂的艾叶什么时候取下呢?还记得小时候有一首和端午节相关的童谣“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其就准确的描述了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端午这一点时间的活动安排。
从这首童谣也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是五月初二的时候就包粽子了,而五月初四悬挂艾草,等到了端午节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就是看龙船比赛了。不过现在多数都没有遵守这个规矩了,普遍都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包粽子,并且在当天早上悬挂艾草。在有些地方甚至还是在晚上的时候插艾草的。农夫认为,只要是在端午节这天,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插艾草都是可以的,没有规定说一定要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插艾草。
这个没有特别的说法,早晚都可以,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在早上就插好了。端午节插艾草的方法也简单,一般是将“天中五瑞”中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任选几种,通常是将艾草、菖蒲等用红色的绳子捆绑成为一束,然后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就行。之所以会加入菖蒲,那是因为它是“天中五瑞”之首,并且叶片看起来很像一把剑,在民间它还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那端午插的艾草什么时候取下来呢?就和悬挂艾草没有时间规定一样,什么时候取下来也没有时间规定的。多挂几天,少挂几天也是无所谓的。根据我们这里的习俗,一般都是等到艾草干了以后,没有了味道了才会把它们取下来的,因此这个过程差不多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因为艾草本来有香味,有较强的驱蚊防虫的效果。因此当艾草干枯了以后,也是有用处的。
文章TAG:端午节 端午节在什么时间 大端午节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