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涨潮之间必然有一次退潮,所以,一次涨潮与退潮的时间大约相差6h。涨潮和退潮是在地球和月亮的共同作用下,海水在引力下发生的变化,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时间大约相差12h,一次涨潮与退潮时间大约相差6h,每天涨潮时间依次延后大约50min,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1、大海什么时间涨潮和退潮?
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潮涨潮落现象,在白天的称为潮,夜间的称为汐,合称“潮汐”。因海岸线朝向不同,海潮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潮汐分很多种。因为月球与太阳都对地球产生万有引力作用,所以潮汐不仅表现在海岸的水位上,随着地球自转与月球绕地旋转,引力同样作用于地球大气层和固体岩石圈。
只不过人们很难感受到这种潮汐,只有精密仪器或者对低轨道卫星会产生影响,而海洋潮汐就非常明显了。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当太阳和月球同在地球的一侧,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会引起天文“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地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根据潮汐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三类:半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2、大海为什么晚上涨潮早上退潮?
搜了一张厦门的潮汐时间表,看一下。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时间大约相差12h,一次涨潮与退潮时间大约相差6h,每天涨潮时间依次延后大约50min,潮汐现象的动因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潮力,因为月亮的引潮力比太阳的引潮力大得多,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月亮的引潮力。因为引潮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所以,面对月亮一侧的海水受到的的引潮力最大,发生涨潮。背对月亮的一侧受到的引潮力最小,不过,海水是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由于惯性海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远离地心的方向运动,类似于雨天行车时轮胎有水甩出,也会发生涨潮,也就是同一时间,在地球相对的两面(面对月亮的一面和背对月亮的一面)同时发生涨潮。简单的理解涨潮,就是地球上的海水被引潮力拉或被地球甩到地球的两侧,地球上海水就这些,此长必然对应彼消,其他地方的海水就要退潮,所以,退潮的海水哪里去了,也就不言自明,
因为大约地球自转一周,月亮升降一次,所以,一个地方每天一次对着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时间大约相差12h,所以,一个地方一天一般有两次涨潮,时间也大约相差12h。两次涨潮之间必然有一次退潮,所以,一次涨潮与退潮的时间大约相差6h,由于地球自转和月亮的公转,每天月亮升起的时间一次延后大约50min,决定每天涨潮时间也延后50min。
文章TAG:涨潮 退潮 大海 为什么大海涨潮和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