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乾隆皇帝极力阻止满族人改用汉姓,但却无济于事。总的来满族八大姓的演变错综复杂,而且冠用的汉姓大多无规律可寻,满族人为何要改用汉姓看过近几年大火的一些清宫剧我们都知道,满族的人姓氏一般都是多音节姓氏,但是如今我们几乎在生活中再也没有听过这些姓氏了,那是因为满族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把原来的姓氏改成了汉姓,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清朝一灭亡,为什么满族人赶紧改成汉姓?

清朝一灭亡,为什么满族人赶紧改成汉姓

作者:金满楼1912年清廷宣布退位后,在之后的一段时期里,很多旗人纷纷改换汉姓,一时蔚然成风。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旗人汉化已久,早在乾隆中后期,旗人能够读写满文的已经很少(除了少数皇室贵族和高层),而大体接受了汉文化,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就有旗人官员附庸风雅而改用汉姓,比如有个钮钴禄氏的官员对外自称郎姓(钮钴禄的本意是“狼”),因此而遭到乾隆的痛斥。

二是辛亥革命时,一些地方发生了冲击甚至大肆杀戮旗人的现象,比如在武昌,数百名旗人被杀,在西安更是发生了屠城事件,旗人遇害者有数万人之多,再如太原、南京等地,都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在此恐惧心理下,很多旗人(尤其是外地驻防旗人)纷纷改用汉服,改用汉姓,以此避祸,三是民国年后,因为革命风气的影响,旗人地位一落千丈,很多地方有清算老账的不当做法,有些地方或职位故意排挤旗人,对旗人非常不友好。

而因为历史的原因,旗人除了当兵派差外不能从事他业,但清廷覆亡后,旧日的俸禄(即所谓铁杆庄稼)不复再有,旗人不得不自谋生计,在被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很多旗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并主动将自己改姓改名,以寻求可能的就业机会。好在清末民国时,旗人和汉人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尤其在语言方面,基本都是说汉话,所以这次的民族融合还是相对顺利的,

2、大清灭亡后,满人为何改汉姓?

清朝是封建社会时期最后的一个朝代,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彻底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满清灭亡后,那些无学不术的八旗子弟没有其他的生存技能,经济上十分窘迫,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歧视,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埋名隐姓,隐瞒贵族身份,妇女脱下旗袍,改穿汉服,狼狈不堪。满清由于内部腐朽僵化和外来的侵略最终走向了死亡,那些原本是满清的贵族们下场就很悲催了,本来是生活在高高在上的上等社会当中,平时只顾着耀武扬威和骄奢淫逸,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会沦落到这般境地,没有了权势、地位和名望,他们就什么也不是,唯恐遇到被他们欺压的百姓后遭遇不测,

他们之所以要改姓,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这些满清贵族遗老以前有满清这座靠山,大肆欺压百姓,坏事干尽,作威作福,老百姓早就恨透了他们,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满清倒台后,这些花花公子害怕老百姓知道他们以前的身份和行为后,会算起旧账,二是,他们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突然变成要自食其力,这让他们很难适应,更甚者的是很少有人敢雇佣他们工作,这让他们对生活倍感绝望,所以为了生存下来,改成汉姓,也实属无奈之举。

3、满族八大姓氏分别改成什么汉姓?

满族姓氏的演变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的源头能追朔到辽金时代,后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与融合,于清初时期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满洲八大姓氏,他们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拉氏和钮祜禄氏。然而随着满汉文化大融合与辛亥革命的撞击,曾经引以为豪的八大姓纷纷冠、改成汉姓,

那么他们都改成什么汉姓了呢?下面笔者一一道来。佟佳氏佟佳氏生活在辽东地区的每个区域,现在大多以“佟”姓为主,“仝”、“童”姓为辅,历史上著名的佟养正就是佟佳氏成员,《满洲八旗氏族通谱》中对他作如下记载:“佟养正,镶黄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达尔汉图墨图于明时,同东旺、王肇州、索胜格等,往来近边贸易,遂寓居开原,继迁抚顺,

从史料中可知,清初的佟佳氏以地名为姓氏,因贸易迁至辽东。他们的原始姓氏为女真族著名姓氏“夹谷”,《金史·国语》中对其注释到:“夹谷日仝”,而仝与佟、童是汉字中的同音异字,再加之清末改姓惯采用原姓氏第一个字,所以佟佳氏就将姓氏改成“仝”、“佟”与“童”,瓜尔佳氏瓜尔佳氏人口众多,在清初的辽东地区历史地位十分显赫。


文章TAG:汉姓  满族  改成  赶紧  满族为什么改汉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