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05:00-06:59)——兔:这时人们开始了各种工作,点卯——就是在卯时上工的意思。天光逐渐大亮,月亮逐渐隐没。月亮中的兔子看不到了,卯时却是“兔子”消失藏匿的时候。辰(07:00-08:59)——龙:清晨的晨,即由“辰时”而来,早晨空气清新,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往往形成降雨。众所周知,龙为行雨之兽,故辰时属龙。
巳(09:00-10:59)——蛇:巳,就是“已”,此时天光大亮,万物都已各安其分,或走或飞,都己定了型。(“巳,言万物之巳尽也。”见《说文》)。《说文》还说,“巳”同“它”字。而‘’它”即“蛇”也。所以巳这个字本义就有蛇的意思。蛇这种动物很特别,弯弯曲曲,游走不定,时隐时现,很难让人发觉。看似形象不定之物,但实际上它的存在毫无疑问,它的花纹和形状固定不变,被它咬一口是致命的。
蛇,是已然定型之物。午(11:00-12:59)——马:一天中最炽烈最光明的时刻,这种强壮的样子,很像奔跑的马。马虽然是强健奔跑不息的动物,但它却不能飞行,所以它的身体中还是阴性的一面。所以午时的马,既代表强健,也代表着力量暗中的衰退。如同一天在午时之后,光明渐渐减少。未(13:00-14:59)——羊:此时,草木最为肥美,是羊吃草最欢实的时刻。
老天在此时,给羊以最多的食物,即“喂”也。喂,则养,只有通过喂养,动物和人才能壮大。而“天养万物”的代表性动物就是“羊”,所以羊即养也。未羊,即“喂养”也。羊吃草,总是吃不饱、吃不够,生生不息,不断养活,所以“未”时,又有“未尽”之意。申(15:00-16:59)——猴:天色渐渐变短,白昼的生机开始衰退,让人心中生出哀愁之意,此时猿猴啼叫,攀援树木,奔向巢穴。
猿啼,一向被认为是哀伤的叫声,哀伤之声音即呻吟也,所以从“申”;又以猿猴伸展双臂攀援归巢,“伸”即“申”也。酉(17:00-18:59)——鸡:此时,日落于西方。所以,“酉”字象形如“西”。日一落,则大多数鸟类归巢,其中尤其以鸡最准时,鸡在此时眼睛就看不到事物了。戌(19:00-20:59)——狗:此时,人们关门闭户,居家休息,上床睡眠。
戌,即插门之门栓。人们休息之时,却是狗“上岗值班”之时,所以此时属狗。亥(21:00-22:59)——猪:此时,万籁俱寂,白天活动的生物都进入了睡眠状态。特别是酣睡的猪,此时是它在一天中长膘最旺盛的时刻。以上是笔者对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习性的对应解读,无搬运摘抄,为个人学习思考所得。同时,大略参考了清人刘献延的《广阳杂记》,在此把原文列出: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曰:“问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十二属各有不全,草木子论之当矣。
文章TAG: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 为什么 龙 中国十二生肖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