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僧并未给予“专门命名”,而是直接拿来就用,唐僧,顾名思义,是“唐朝的僧人”,在本书中,这个“唐僧”特指玄奘。唐僧代表了一个人修身养性成佛的目标和自己的本体,孙代表了与各种世俗、诱惑、邪念作斗争的思想,猪八戒代表了本体时时想念世俗的思想,沙和尚代表了踏踏实实修佛的思想和干劲,白龙马则代表了修身养性成佛的意志。

1、《西游记》中唐僧,孙,猪八戒,沙僧分别代表什么?

《西游记》中唐僧,孙,猪八戒,沙僧分别代表什么

唐僧师徒四人就是四个不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了本体修佛的四个方面。西游记通篇写的,就是一个人如何修行才能成佛,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唐僧代表了一个人修身养性成佛的目标和自己的本体,孙代表了与各种世俗、诱惑、邪念作斗争的思想,猪八戒代表了本体时时想念世俗的思想,沙和尚代表了踏踏实实修佛的思想和干劲,白龙马则代表了修身养性成佛的意志。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俗间,要想修佛是很难的,时时受到世俗的牵绊和诱惑,修行的道路就像西天取经一样遥远,有十万八千里,每天修行,修佛的思想和心性一下子就飞到了极乐世界,瞬间十万八千里,就像孙一个筋斗云正好是十万八千里,思想到了,但本体到不了,这就是,西游记里孙自己一个筋斗云就能到任何地方,为什么不能背着唐僧直接到西天是一样,思想是不能背着本体直接成佛的,

唐僧这个本体和目标的象征,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修成正果。为什么是旃檀功德佛呢?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孙头上有个紧箍咒,象征了本人脑海里,有一种信念约束着修佛的心,不让这颗心跑离修佛的轨道,一心向前,直到修佛成功,孙成了斗战胜佛,这个斗战胜佛是有道理的,本体的思想修成了斗战胜佛,本体才能成佛。猪八戒,为什么会非礼嫦娥,高老庄招亲,取经路上处处想着分行李,回高老庄?偷奸耍滑,嘴馋,搬弄是非,拍马屁,这些都是本体的人性,很难根除,也是修佛的难点所在,为什么唐僧不烦猪八戒,而且,有时候还挺喜欢猪八戒,因为,猪八戒就是本体内心的杂念、凡心、欲念,本体是离不开的,是有需求的,时时是喜欢的,所以,只能一路修行,一路伴随,直到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

这个净坛使者很值得玩味。沙僧是老老实实修佛的干劲,是每日必修的功课,为本体修佛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不是修佛成功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是修成斗战胜佛的孙,修佛成功与否,还看思想!最后,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难道不值得玩味吗?白龙马,就是意志,在修行的路上,一往无前,承载着本体一路向前,义无反顾,从没有动摇过,这是修佛成功最重要的选项,是坚强的意志!白龙马最后被封为八部天龙马,坚强的意志可以带人到达四方。

2、《西游记》原著中究竟有没有出现过唐僧这个字眼?唐僧这个词又是代表什么意思?

《西游记》原著中究竟有没有出现过唐僧这个字眼唐僧这个词又是代表什么意思

查了一下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原刻本,包括正文之前的“目录”和正文中每个回目,一共包含“唐僧”1013处,第一次出现“唐僧”是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之中:老者方纔省悟道。你倒有些相他,但你是怎麽淂出耒的。將菩薩勸善,令我等待唐僧。掲帖脫身之事,對那老者細說了一遍。老者却纔下拜,这个唐僧并未给予“专门命名”,而是直接拿来就用,唐僧,顾名思义,是“唐朝的僧人”,在本书中,这个“唐僧”特指玄奘。

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代表了哪几类人?

唐僧,假正经,唐僧其实并非得道高僧,而是因为前世上课打瞌睡还跟老鼠精玉兔精搞对象被打下凡间渡劫的。之所以他死不破戒,是因为如果破戒了,就会把灵魂打入十八层地狱,放逐于阴山之后,永世不得翻身,他是出于对地狱的恐惧而非对佛法的信仰而取经的。因此这就养成了他虚伪的性格,说一套做一套,孙,暴虐。孙不仅打妖精斩尽杀绝,打凡人同样手不留情,

强烈的杀戮心导致他两次被逐出取经团,依然烈性不改。猪八戒,懒惰,猪八戒最喜欢三件事,泡妞,吃饭,睡觉,至于成佛成菩萨的宏图大志,对他如浮云,因此他毫无事业心和进取心,经常抱怨,跟孙对着干。但是封佛时还要跟如来要待遇,讲条件,最后的结局也不错,其实就是个有福人,沙僧,城府深,沙僧别看不干活不说话不降妖,但是心眼挺多,属于蔫坏型,但是他又不犯什么错误,唐僧也拿他没招。


文章TAG:西游记  唐僧  星座  代表  西游记唐僧代表哪个星座  
下一篇